对叶兰属兰科
Listera R. Br. (Orchidaceae)
12.对叶兰属Listera R. Br.
名称文献:R. Br. in W. Aiton et W. T. Aiton, Hort. Kew. , ed. 2, 5: 201. 1813, nom. conserv.
形态特征:地生小草本。根状茎略粗短,横走;根伸长,成簇。茎直立,一般近基部处具1-3枚圆筒状或鳞片状的膜质鞘,在叶以下部分无毛,叶以上部分通常被短柔毛,极少近无毛或部分无毛。叶通常2枚,极少例外(卵叶对叶兰L. ovara在个别情况下出现3-4枚叶),位于植株中部至近上部处,对生或近对生;叶片卵形、正三角状卵形、卵状心形或近心形,基部浅心形、截形或宽楔形,无柄或近无柄;叶和花序之间常具1-5枚苞片状小叶,向上逐渐过渡为花苞片。花通常多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极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宿存,通常短于子房;萼片与花瓣离生,相似;侧萼片常稍斜展;唇瓣明显大于萼片和花瓣,通常先端2深裂,极少数先端不裂、微凹或3裂,有时基部两侧具一对耳状小裂片,上面中央通常具蜜槽,无距;唇瓣裂片平行伸展、稍叉开至极叉开,边缘具细缘毛,极少具粗大的梳状锯齿;蕊柱直立或稍向前弓曲;花药直立,2室;花粉团2个,每个多少纵裂为2,粒粉质,无花粉团柄;蕊喙大,舌状或卵形,位于花药下方,平展或斜伸;柱头凹陷,位于蕊喙下方。蒴果细小。
产地分布:全属约有35种,产北温带,以东亚、北美种类较多。我国有21种,4个变种,自西南、西北、华北、东北至台湾均有分布。
检索表
1
唇瓣基部无耳状小裂片。
2
1
唇瓣基部或近基部两侧有一对耳状小裂片。
18
2
唇瓣先端微缺、具湾缺或浅裂,裂口深度不超出唇瓣全长的1/4。
3
2
唇瓣先端2深裂,裂口深达唇瓣全长的1/4以上。
5
3
总状花序具多数花(11-13朵);花小,唇瓣长3.5-4.5毫米;蕊柱长约1.5毫米;叶片宽度超过长度。
小花对叶兰
3
总状花序具少数花(通常在5朵以下);花大,唇瓣长8-10毫米;蕊柱长3-4毫米;叶片长度超过宽度。
4
4
花序仅具1-2朵花;花序轴具极疏的柔毛或近无毛;花苞片长3-4毫米;叶生于植株的2/3-3/4处。
二花对叶兰
4
花序具3-5朵花;花序轴具密而明显的细毛;花苞片长6-7毫米;叶着生植株近中部处。
浅裂对叶兰
5
唇瓣近圆形或扁圆形,长约13毫米,宽约12毫米,先端两裂片多少重叠。
圆唇对叶兰
5
唇瓣倒卵状楔形至近长圆形,决非近圆形或扁圆形,向基部逐渐收狭,先端两裂片常叉开,较少平行,通常不重叠。
6
6
花较小,唇瓣长不超过10毫米,上部宽在4毫米以下(西藏对叶兰L. pinetorum唇瓣有时宽达5毫米)。
7
6
花较大,唇瓣长10毫米以上,上部宽在7毫米以上(仅短柱对叶兰L. mucronata唇瓣有时长仅8-9毫米)。
14
7
花梗具短柔毛。
8
7
花梗无毛。
10
8
唇瓣狭长圆形,基部与上部近相等;两裂片先端向前伸直,平行,两裂片间具1个三角形的细齿。
小叶对叶兰
8
唇瓣楔形,基部明显收狭;先端两裂片叉开或平行,两裂片之间无细齿。
9
9
叶主脉(中脉和侧脉)不呈灰白色;唇瓣裂片顶端伸直。
对叶兰 (原变种)
9
叶主脉呈灰白色,唇瓣裂片顶端稍向内弯曲。
花叶对叶兰
10
叶片正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度远超过宽度。
11
10
叶片卵形、宽卵形至卵状心形或肾形,长宽近相等或宽度超过长度。
12
11
叶片正三角形,基部近截形;花序具10余朵花。
三角对叶兰
11
叶片三角状卵形,基部近圆形;花序具20余朵花。
无毛对叶兰
12
唇瓣长约6毫米,较中萼片长一倍,上部宽1.5-2毫米,先端裂片末端稍内弯。
高山对叶兰
12
唇瓣长7-10(-14)毫米,较中萼片长3-4倍,上部宽3-5毫米,先端裂片末端不内弯。
13
13
叶着生于植株近中部处,叶以上具3-4枚苞片状小叶;唇瓣长楔形。
台湾对叶兰
13
叶着生于植株的中部或上部,叶以上通常仅具1枚苞片状小叶;唇瓣形状变化较大,从倒卵状楔形至倒披针形。
西藏对叶兰
14
唇瓣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上面脉上疏生短柔毛。
毛脉对叶兰
14
唇瓣楔形、倒卵状楔形或倒卵状匙形,上面脉上无毛。
15
15
蕊柱较短,长仅1.5-2毫米;唇瓣倒卵状匙形,先端两裂片间具1细齿。
短柱对叶兰
15
蕊柱较长,长达5-7毫米;唇瓣楔形至倒卵状长圆形,先端两裂片间无细齿。
16
16
唇瓣楔形,长17-20毫米,基部不明显收狭,先端裂片近方形。
长唇对叶兰
16
唇瓣倒卵状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6-17毫米,基部明显收狭,先端裂片近卵形。
17
17
唇瓣倒卵状楔形,基部宽仅2-3.5毫米,通常不超过唇瓣上部宽的1/3至1/2。
大花对叶兰
17
唇瓣倒卵状长圆形,基部宽达5毫米,通常超过唇瓣上部宽的1/2。
巨唇对叶兰
18
唇瓣基部耳状小裂片细长并绕至蕊柱后方相互交叉。
日本对叶兰
18
唇瓣基部耳状小裂片非上述情况。
19
19
唇瓣先端两裂片呈钝角叉开,两裂片末端相距近1厘米,整个唇瓣外形似展翅的鸟。
叉唇对叶兰
19
唇瓣先端两裂片叉开角度最大不超过直角,有时近平行向前伸出。
20
20
唇瓣上面无附属物;先端两裂片近平行或由于末端稍内弯而相重叠;蕊柱较长,长2-2.5毫米。
21
20
唇瓣上面中部有2枚半圆形纵褶片,基部具2个稍肉质的胼胝体,或近基部具1个肉质近 “一”字型的胼胝体;先端两裂片成锐角叉开;蕊柱较短,长约0.5-1毫米。
22
21
叶生于植株中部或中部以上,叶以上部分无苞片状小叶;花梗无毛;唇瓣长不到萼片的1倍,基部耳状小裂片为披针形,长约1.7毫米。
耳唇对叶兰
21
叶生于植株下部1/3-1/4处,叶以上部分常具3-4枚苞片状小叶;花梗具明显短柔毛;唇瓣长为萼片的3倍,基部耳状小裂片为近卵形或方形,长约0.5毫米。
南川对叶兰
22
唇瓣倒卵状狭楔形,裂口较深,裂片先端渐尖,唇瓣上面中部有2枚半圆形纵褶片,基部具2个稍肉质胼胝体。
云南对叶兰
22
唇瓣匙形,裂口较浅,裂片先端圆钝,唇瓣上面仅在近基部具1个肉质的、近“一”字型的胼胝体。
天山对叶兰
《中国植物志》第17卷(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