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唇兰属兰科
Hetaeria Bl. (Orchidaceae)
23.翻唇兰属Hetaeria Bl.
名称文献:Bl. , Bijdr. 8: 409. 20 Sep. ——7Dec. 1825(‘Etaeria’). nom. consere. ——Cerochilus Lindl. in Gard. Chron. 1854: 87. 1854.——Rhamphidia Lindl. in J. Linn. Soc. Bot. 1: 181. 1857. ——Rhombodia Lindl. , 1. c.
形态特征:地生草本。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圆柱形,具数枚叶。叶稍肉质,互生,上面绿色或沿中肋具1条白色的条纹,具柄,叶柄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直立,常被毛;花序顶生,总状,具多数花;子房不扭转,花不倒置(唇瓣位于上方);萼片离生,中萼片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包围唇瓣基部的囊;花瓣与中萼片近等长,常较萼片窄;唇瓣基部凹陷,呈囊状或杯状,内面基部具各种形状的胼胝体,胼胝体向先端渐狭或顶部多少扩大;蕊柱短,前面两侧具翼状附属物;花药2室;花粉团2,每个多少纵裂为2,为具小团块的粒粉质,具花粉团柄,呈短棒状,共同具1个粘盘;蕊喙较长,直立,叉状2裂;柱头2个,突出,位于蕊喙之基部两侧;子房不扭转。蒴果直立。
产地分布:约2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也见于大洋洲。我国有5种,产于东南部至西南部。
检索表
1
唇瓣的前部极扩大,2裂,裂片近圆形,长、宽均2.5毫米,中部收狭成细爪,爪长约1毫米,基部囊内具5条脉,其中4条侧脉近基部各具1枚褶片状、横长圆形、先端钩曲的胼胝体。
四腺翻唇兰
1
唇瓣的前部渐狭或略扩大,不裂或3裂,中部不收狭成爪,基部囊内无上述形状的体胼胝体。
2
2
唇瓣前部略扩大,不裂或3裂,葫芦状卵形。
3
2
唇瓣前部骤狭或渐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4
3
叶片上面沿中肋常具1条白色的条纹;花苞片边缘具流苏;唇瓣前部3裂,中裂片卵形,先端钝,唇瓣基部囊内具2枚角状的胼胝体,唇盘中央具一群纵向散布的肉乳或具2枚纵向脊状隆起。
白肋翻唇兰
3
叶片上面无白色条纹;花苞片边缘无流苏;唇瓣前部不裂,片小,宽卵形,先端钝,片基部之下缢缩,唇瓣基部囊内具2枚长圆形、顶部2-4裂的胼胝体,唇盘中央无肉突或脊状隆起。
滇南翻唇兰
4
花瓣斜菱状倒卵形,宽2.5毫米;唇瓣内面具5脉,其中4条侧脉近基部各具1-3枚细长、向基部弯、钩状的胼胝体。
长序翻唇兰
4
花瓣斜近匙状倒披针形,宽1.6毫米;唇瓣内面具3脉,在2条侧脉近基部各具(1-)2枚近长方形、顶部具不规则2-3裂的胼胝体。
斜瓣翻唇兰
《中国植物志》第17卷(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