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isostoma Bl. (Orchidaceae)
143.隔距兰属 Cleisostoma Bl.
名称文献:Bl., Bijdr. 6: t. 3, fig. 27, et 8: 362. 1825; Garay in Bot. Mus. Leafl. Harvard Univ. 23 (4): 168. 1972. ——Sarcanthus Lindl., Coll. Bot. t. 39B. 1826, non Lindl. 1824.
形态特征:附生草本。茎长或短,质地硬,直立或下垂,少有匍匐,分枝或不分枝,具多节。叶少数至多数,质地厚,二列,扁平,半圆柱形或细圆柱形,先端锐尖或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叶鞘。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侧生,具多数花;花苞片小,远比花梗和子房短;花小,多少肉质,开放,萼片离生,侧萼片常歪斜,花瓣通常比萼片小;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或蕊柱足上,基部具囊状的距,3裂,唇盘通常具纵褶片或脊突;距内具纵隔膜,在内面背壁上方具1枚形状多样的胼胝体;蕊柱粗短,常金字塔状,具短的蕊柱足或无;蕊喙小;药帽前端伸长或不伸长;花粉团蜡质,4个,每不等大的2个为一对,具形状多样的粘盘柄和粘盘。
产地分布:约1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17种和1变种,主要产于南方诸省区。
检索表
1
植物体匍匐;叶半圆柱形,长不及1厘米,粗约1.5毫米(匍茎组 Sect. Repentia)。
2
叶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数厘米以上,粗2-3毫米。
13
3
粘盘柄线形或稍呈棒状,基部不折迭;粘盘很小,近圆形。
4
3
粘盘柄不为线形,基部常曲膝状折叠;粘盘大,新月形、马蹄形或马鞍形。
11
4
叶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隔距兰组 Sect. Cleisostoma)。
4
叶先端锐尖,不裂(尖叶组 Sect. Subulata)。
5
茎粗壮,连同叶鞘粗2-2.5厘米,叶宽3-4厘米;唇瓣侧裂片先端钻状,内弯;距内胼胝体卵状三角形,仅基部稍2裂;药帽前端收窄呈喙状。
5
茎连同叶鞘粗不及1.5厘米,叶宽不超过2厘米。
6
7
唇瓣侧裂片近方形,与中裂片近等长,先端截形并且具缺刻;药帽前端收窄为长喙状,先端急尖。
7
唇瓣侧裂片三角形,比中裂片短,先端急尖;药帽前端收狭,但先端截形并且宽的凹缺。
8
茎长不及10厘米;花金黄色带红色条纹;唇瓣侧裂片近圆形,上端边缘具宽的凹缺;中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距口背壁上方的胼胝体3裂呈T字形。
8
茎长20厘米以上;花黄绿色,唇瓣侧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中裂片近半圆形;距内背壁上方的胼胝体形状不明。
9
茎伸长,长20厘米以上;叶近先端处缢缩;距内背壁上方的胼胝体其上端两侧的角状物不明显;药帽前端长喙状。
9
茎不伸长,长1-3厘米;叶近先端处不缢缩;药帽前端不呈喙状。
10
10
距内背壁上方的脐服体3裂呈T字形,长几乎相等于上端的宽,上端两侧各具1枚向外伸展的角状物,中央为狭长圆形,基部稍2裂。
10
距内背壁上方的脐服体不为T字形,长明显大于上端的宽,上端两侧各具1枚向前伸的短角。
11
唇瓣中裂片先端钝,不裂,翘起成倒生的喙;药帽前端不伸长,先端截形并且具3个小缺刻(大序组Sect. paniculata)。
11
唇瓣中裂片先端渐尖或急尖并且具2条刚毛或尾(尾唇组 Sect. Echioglossum)。
12
花大,萼片和花瓣长约1厘米;唇瓣侧裂片狭镰刀状;药帽前端不伸长,先端截形而宽的凹缺。
12
花较小,萼片或花瓣长约6毫米;唇瓣侧裂片镰刀状三角形;药帽前端伸长,先端截形而宽的凹缺。
13
粘盘柄小,宽卵状三角形或钟形;粘盘小,形似新月状;蕊柱上端两侧各具1枚齿状附属物(齿蕊组 Sect. Mitriformia)。
14
粘盘柄楔形,两侧边缘外卷;粘盘小而厚,近圆形;蕊柱基部无毛(小盘组 Sect. Pilearia)。
14
粘盘柄近方形,两侧边缘不卷曲,基部曲膝状折迭;粘盘大,马蹄形或马鞍形,蕊柱基部密生髯毛(大盘组 Sect. Complicata)。
15
唇瓣侧裂片近蕊柱一侧边缘的内折部分近长方形;距内背壁上方的胼胝体3裂;侧裂片稍下弯,向先端急剧变狭,中裂片上面中央稍,具凹槽;药帽前端伸长的部分近方形,先端截形。
15
唇瓣侧裂片近蕊柱一侧边缘的内折部分近正方形;距内背壁上方的胼胝体近似五角星形,上面具粗厚的龙骨脊;药帽前端伸长的部分为三角形,先端稍钝。
17
唇瓣中裂片紫色;距内背壁上方的胼胝体T字形3裂;侧裂片三角形,先端钝,与中裂片在同一水平面上而向外伸,中裂片中央稍具凹槽。
17
唇瓣中裂片淡黄白色;距内背壁上方胼胝体为中央凹陷的四边形,其四个角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