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芥属十字花科
Sisymbrium L. (Cruciferae)
82. 大蒜芥属——Sisymbrium L.
名称文献:L. Sp. Pl. 657. 1753; O. E. Schulz in Engl. Pflanzenr. 86 (4. 105): 46. 1924 et in Engl. et Prantl, Nat. Pflanzenfam. 2 Aufl. 17b: 590. 1936.
形态特征:一年、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无毛或有单毛。叶为大头羽状裂或不裂。萼片直立或展开,基部不呈囊状;花瓣黄色、白色或玫瑰红色,长圆状倒卵形,具爪,雄蕊花丝分离,无翅或齿;侧密腺环状,中蜜腺柱状,二者汇合成环状;子房无柄,柱头钝,不裂或2裂。长角果圆筒状或略压扁,开裂;果瓣具3脉,中脉明显(并较粗);隔膜透明,膜质。种子每室1行,多数,种柄丝状。种子长圆形或短椭圆形,无翅状附属物;子叶背倚胚根。
产地分布:约80余种,分布在温带的欧亚大陆、地中海及南美洲;我国有8种,5变种,主要分布在西北与西部地区。
检索表
1
叶不裂,或茎中、上部的不裂;多年生。
2
1
叶多为大头羽状裂,最上部叶的裂片为线形;一年生或二年生。
4
2
茎中、上部的叶不裂,或仅有1对裂片,裂片条形或线形,多贴向茎;植株有毛或否。
多型大蒜芥
2
叶全部不裂,卵形或窄卵形;植株被展开的毛。
3
3
植株高30-100厘米,下部的茎生叶披针形、长圆状椭圆形、窄卵形或羽状全裂,中、上部的卵状披针形而向上渐小,边缘具锯齿。
全叶大蒜芥(原变种)
3
植株高达150厘米,下部的茎生叶大头羽裂,中、上部的披针形,全缘或具小齿。
云南大蒜芥
4
长角果长5-8厘米。
5
4
长角果长1-4厘米。
8
5
果梗劲直,几与长角果同粗。
大蒜芥
5
果梗细,有时反曲或反折。
6
6
植株无毛,常带淡蓝色;叶为大头羽状裂,顶端裂片为长圆形。
无毛大蒜芥
6
植株被疏毛,茎基部尤为显著;叶为大头羽状裂,顶端裂片为长圆状三角形。
7
7
花较大,花瓣长3-4毫米。
垂果大蒜芥(原变种)
7
花较小,花瓣长约2.5毫米。
短瓣大蒜芥
8
植株无毛,或有稀疏单毛。
水蒜芥
8
植株多毛。
9
9
长角果为钻形,紧贴于花序轴。
钻果大蒜芥
9
长角果圆筒形,远离花序轴。
10
10
长角果具棱,长2-3.5厘米。
新疆大蒜芥(原变种)
10
长角果较短,长1-1.5厘米。
《中国植物志》第33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