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地风属虎耳草科
Schizophragma Sieb. et Zucc. (Saxifragaceae)
9. 钻地风属 Schizophragma Sieb. et Zucc.
名称文献:Sieb. et Zucc. Fl. Jap. 58. t. 26, 1835; Benth. et Hook. f. Gen.Pl. 1: 641. 1865; Chun in Acta Phytotax. Sin. 3 (2): 161. 1954; Hutchins. Gen. Flow. Pl. 2: 22. 1967.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茎平卧或藉气生根高攀;嫩枝的表皮紧贴,平滑,老枝具纵条纹,表皮疏松,片状剥落;冬芽栗褐色,被柔毛,有外鳞2-4对。叶对生,具长柄,全缘或稍有小齿或锯齿。伞房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二型或一型,不育花存在或缺;萼片单生或偶尔间有孪生,大,花瓣状,全缘;孕性花小,萼筒与子房贴生,萼齿三角形,宿存;花瓣分离,镊合状排列,早落;雄蕊10枚,分离,花丝丝状,略扁平,花药广椭圆形;子房近下位,倒圆锥状或陀螺状,4-5室,胚珠多数,垂直,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单生,短,柱头大,头状,4-5裂。蒴果倒圆锥状或陀螺状,4-5室,具棱,顶端突出于萼筒外或截平,突出部分常呈圆锥状,成熟时于棱间自基部往上纵裂,除两端外,果爿与中轴分离;种子极多数,纺锤状,两端具狭长翅。
产地分布:本属的模式种:S. hydrangeoides Sieb. et Zucc.
产地分布:本属有10种,主产于我国和日本。其中日本只产1种,我国有9种和3变种,分布于东部、东南部至西南部。
检索表
1
花一型,伞房状聚伞花序无不育花,全部为孕性花;叶下面密被短粗绒毛。
厚叶钻地风
1
花二型,伞房状聚伞花序具不育花和孕性花。
2
2
叶下面无颗粒状腺体。
3
2
叶下面具多数密集的颗粒状腺体。
7
3
叶边缘近中部以上有锯状牙齿;不育花花梗较短,长不及1厘米,萼片短小,长2-3厘米。
秦榛钻地风
3
叶全缘或上部有稀疏、仅具硬尖头的小齿;不育花花梗和萼片较长。
4
4
叶下面密被短柔毛,脉上的毛更密。
柔毛钻地风
4
叶下面无毛或仅在脉上稍有毛或沿中脉两侧有稠密的毛或脉腋间具髯毛。
5
5
蒴果顶端截平。
临桂钻地风
5
蒴果顶端突出,突出部分短圆锥状。
6
6
蒴果钟状或陀螺状,长6-8毫米,基部稍宽,阔楔形;叶下面中脉无或被疏短柔毛。
钻地风
6
蒴果倒圆锥形,长8-12毫米,基部尖,狭楔形;叶下面中脉两侧常被密集短柔毛。
大果钻地风
7
叶片侧脉通常无2级分枝,椭圆形,基部楔形或略钝,下面无毛,仅脉腋间有少许髯毛;小枝无毛。
7
叶片侧脉常有1-4条与侧脉近等粗的2级分枝,叶长卵形或阔卵圆形,基部圆形。
8
8
叶长卵形,下面脉上无毛或有时脉腋间具髯毛;小枝无毛。
白背钻地风
8
叶阔卵圆形,下面沿脉被淡褐色短柔毛,中脉、侧脉和脉腋间的毛更密。
圆叶钻地风
《中国植物志》第35(1)卷(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