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aginella biformis A. Braun ex Kuhn in Forschungsr. Gazelle. 6:17. 1889.
植株直立, 通常长 20-30cm。主茎纤细, 基部以上及分枝的远轴面被直立、短而密的毛,直立,主茎连叶宽 3~5mm,基部不分枝,上部两侧交替分枝, 分枝处无根托;分枝密接,斜展,末回小枝连叶宽2~2.5mm。不分枝主茎上的叶一型,基部以上的主茎及各回分枝上的叶二型;侧叶斜展,彼此接近,长卵形,长约 2mm,宽 0.5~1mm,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 边缘有明显细锯齿,基部上侧的齿较长(睫毛状),无明显白边;中叶伏贴于主茎或枝上,先端指向茎或枝的长轴方向或略偏斜,卵形,覆瓦状排列,长 1.5~2mm, 宽 0.3~0.5mm,先端长芒状,基部为偏斜的浅心形, 边缘有微齿,有不明显白边;腋叶长卵形,基部圆楔形, 边缘有细齿。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四棱形,长0.5~1cm;孢子叶一型,向上斜展,覆瓦状排列,卵状披针形,龙骨状,渐尖头,边缘有细齿。大孢子乳白色或棕色,小孢子淡黄色或橙黄色。
产地:七娘山(王国栋等 7154)、葵涌(王国栋等7220)、梧桐山(深圳队 881)。生于山地林下、溪边, 海拔 100-750m。
分布: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日本南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东北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