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 Bot. India 60. 1834.
≡Pentasachme championii Benth. ≡Pentasachme championii Benth. J. Bot. Kew Misc. 5: 54. 1853: 海南植物志, 3: 264, 图 713. 1974;广东植物志, 1: 499, 图 564. 1987.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具乳汁,全株无毛。茎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节间长1.5-3cm。叶柄长1-2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4-16cm,宽0.5-2cm,基部楔形,先端长渐尖,侧脉每边10-12条,不明显。聚伞花序伞形状腋生,着花4-8朵;花序梗长约2mm;苞片披针形,长1.5-3mm;花梗长0.6-6cm,花萼裂片披针形,长1.5-2mm,宽约1mm,内面基部有1-2枚腺体;花冠白色,花冠筒短,长约1mm,裂片条形,0.8-1cm,宽约2mm;副花冠裂片白色,厚,先端2-3浅裂;花药侧扁;花粉块倒卵形,直立,中部与花粉块柄连结,顶端具透明的弯喙状的尖头,着粉腺约为花粉块大小的1/3;子房无毛,柱头扁平,顶端2裂。蓇葖果双生,圆柱形,长5-7.5cm ,宽约3mm。种子小,顶端种毛长1.5cm。花期:4-10月。果期:7-12月。
产地:盐田(王定跃 1354)、三洲田(深圳考察队 60)、梅沙尖、沙头角、梧桐山(深圳考察队 1907)。生于山沟石上、水沟边或林边,海拔200-700m。
分布:江西、广东、香港、海南、广西、湖南和云南。孟加拉国、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用途:全株供药用,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肝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