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植物,土生。根状茎细长而横走,或较短而横卧,被暗棕色鳞片,鳞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全缘,中央与边缘部分同色。叶远生或近生,一型或二型;叶柄光滑,禾秆色或偶有栗棕色,近轴面有浅阔纵沟;叶片为细裂复叶,卵状三角形或少为狭披针形,三至四回羽状细裂,很少为二回羽状细裂,末回小羽片一至二回羽裂;裂片狭小,披针形,长 0.3~1cm,宽 1~1.5mm,尖头,基部楔形,多少下延,全缘,遍体无毛;叶脉在不育裂片上单一,在能育裂片上为羽状,小脉在叶缘处连接;能育裂片形如小荚果。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顶端的连接边脉上,成熟时汇合成线形;囊群盖膜质,线形,断裂,不连续,由反折变质的叶边形成,宽几达中脉, 常彼此以内边缘靠合,内边缘全缘或很少为啮蚀状。孢子球状四面体形,表面有颗粒状纹饰或粗瘤状纹饰。
约10 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南达新几内亚),非洲有1 种,以中国云南、四川为分布中心。我国有8 种, 主产于西南,向北至秦岭。深圳有 1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