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志
因网站整合,本页即将迁移至:www.iplant.cn/info/Pinellia pedatisecta?t=z
意见建议 请 email: iplant@ibcas.ac.cn
FOC | FLPH | DCP | iPlant | admin    响应时间:0.19秒
虎掌
Pinellia pedatisecta
中国植物志>> 第13(2)卷 >> 天南星科 Araceae >> 半夏属 Pinellia

5. 虎掌(神农本草经) 掌叶半夏(四川、河北),麻芋果(贵州衾安),半夏、绿芋子(河北),天南星(河南商城),狗爪半夏(湖北巴东、四川),麻芋子、半夏子、独败家子(四川青川),南星(四川武平),真半夏(广西南宁),大三步跳(湖南大庸) 图版41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in Osterr. Bot. Wochenbl. 7: 341. 1857; N. E. Brown in Journ. Linn. Soc. Bot. 36: 174. 1903; Engl. in Engl. Pflanzenr. 73(4, 23F): 224, fig. 55: N. 1920; 秦岭植物志 1(1): 287, 图258. 1976. ——Pinellia tuberifera Ten. var. pedatisecta (Schott) Engl. in DC., Monogr. Phan. 2: 657. 1879. ——P. wawrae Engl. l. c. 568; Franch., Pl. David. 1: 313. 1884.

块茎近圆球形,直径可达4厘米,根密集,肉质,长5-6厘米;块茎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叶1-3或更多,叶柄淡绿色,长20-70厘米,下部具鞘;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6-11,披针形,渐尖,基部渐狭,楔形,中裂片长15-18厘米,宽3厘米,两侧裂片依次渐短小,最外的有时长仅4-5厘米;侧脉6-7对,离边缘3-4毫米处弧曲,连结为集合脉,网脉不明显。花序柄长20-50厘米,直立。佛焰苞淡绿色,管部长圆形,长2-4厘米,直径约1厘米,向下渐收缩;檐部长披针形,锐尖,长8-15厘米,基部展平宽1.5厘米。肉穗花序:雌花序长1.5-3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附属器黄绿色,细线形,长10厘米,直立或略呈“S”形弯曲。浆果卵圆形,绿色至黄白色,小,藏于宿存的佛焰苞管部内。花期6-7月,果9-11月成熟。

我国特有,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北部,海拔1000米以下,生于林下、山谷或河谷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块茎供药用,在我国医药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本草有关虎掌性味功能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虎掌味苦温;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吴普本草》:“神农雷公无毒,岐伯桐君辛有毒”;《名医别录》:“虎掌微寒,有大毒”。

关于虎掌的形态描述,始于陶弘景,他在《本草经集注》中写道:“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宋苏颂《嘉祐图经本草》对虎掌的描述甚详,加上插图,可以鉴定为本种无疑,云:“虎掌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今河北州郡亦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渐长大似半夏而扁,累年者根圆及寸,大者如鸡卵,周回生圆芽二三枚或五六枚,三月四月生苗,高尺余,独茎上有叶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时出一茎,作穗直上如鼠尾(指肉穗花序),中生一叶如匙(指佛焰苞),裹茎作房,傍开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结实如麻子,大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巢,九月苗残。”此外,《名医别录》、《嘉祐图经本草》还分别叙述了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的功效和形态,从中可以辨识与虎掌不同。但自李时珍误将天南星和虎掌混为一谈(见天南星条下)以来,本种就大都与天南星混用,少数也有与半夏通用的,却没有把它当作“虎掌”使用的了。为了便于鉴别药物的真伪,今恢复本种原名“虎掌”。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1979《中国植物志》第13(2)卷 204页 PDF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天南星目 Arales
天南星科 Araceae
天南星族 Trib. Areae
半夏属 Pinellia
图版41
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查看
logo_frps
版权所有  ©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
京ICP备13006946号-2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