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志
因网站整合,本页即将迁移至:www.iplant.cn/info/Leptosiphonium?t=z
意见建议 请 email: iplant@ibcas.ac.cn
FOC | FLPH | DCP | iPlant | admin    响应时间:0.13秒
拟地皮消属
Leptosiphonium F. v. Muell.
中国植物志>> 第70卷 >> 爵床科 Acanthaceae

9.拟地皮消属*Leptosiphonium F. v. Muell.

F. v. Muell. Descript. Notes Papuasia Pl. 7: 32. 1886. ——Ruellia L. sect. leptosiphonium(F. v. Muell. )Lindau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4. 3b: 309. 1895.

草本。单株或稀分枝,茎合轴,直立。叶具柄,叶片顶端渐尖。花对生于枝顶两侧叶腋,呈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状。苞片和小苞片狭,较萼短。花萼5深裂,几至基部,裂片长而狭,急尖,宿存。花冠通常淡黄色,黄色或橙黄色,稀白色或淡堇色,高脚碟形;冠管狭而极长,至喉部漏斗形,短而内弯扩大;冠檐裂片近相等,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圆。雄蕊基部着生于花冠中部下沿的褶处;外方的稍长,花药近直立,线状矩圆形,基部箭形。顶端钝,药室伸展。花粉粒圆球形,蜂窝状纹饰,退化雄蕊无。子房圆柱形,每室通常有10-20粒胚珠,柱头后裂爿比前裂爿短一半;背腹两面扁平蒴果圆柱形,自基部生种子。

本属约10种,主要分布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邻近岛屿。我国产的这个种是亚洲大陆惟一的一个种,星散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北部和东北部、广西。根据这些情况判断,本种似是一个孑遗种。

属名模式:Leptosiphonium stricklandii F. v. Muell.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002《中国植物志》第70卷 056页 PDF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管状花目 Tubiflorae
爵床科 Acanthaceae
爵床亚科 Ruellioideae
芦莉花族 Ruellieae
芦莉花亚族 Ruelliinae
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查看
logo_frps
版权所有  ©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
京ICP备13006946号-2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