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志
因网站整合,本页即将迁移至:www.iplant.cn/info/Eritrichium?t=z
意见建议 请 email: iplant@ibcas.ac.cn
FOC | FLPH | DCP | iPlant | admin    响应时间:0.22秒
齿缘草属
Eritrichium Schrad.
中国植物志>> 第64(2)卷 >> 紫草科 Boraginaceae

29. 齿缘草属——Eritrichium Schrad.

Schrad. in Comm. Gotting, 4: 186. 1820;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850. 1876, ex parte.——Eriotrichum Lem. in Orbigny, Dict. 5: 406. 1849. ——Omphalodes §. Eritrichium A. Gray in Proc. Amer. Aca. 20: 262. 1885. ——Lappula §6. Eritrichium Post et O. Ktze. 'Lexicon 316. 1904.——Hackelia Opiz in Berchiold, Oektechn. Fl. Bohmens 2 (2): 147. 1839. ——Echinospermum sect. Homalocaryum DC. l. c. 135. 1846.——Lappula §4. Homalocaryum Gurke in Engl. and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V(3a): 107. 1897.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体被伏毛、糙伏毛、柔毛或长柔毛。单叶互生。镰状聚伞花序顶生,不分枝或分枝而呈圆锥状,稀花单生。花萼分裂至基部或至3/4处,极少数种分裂至2/3处,裂片5,有时果期增大,直立至反折;花冠蓝色、淡蓝色或淡紫色,稀为黄色或白色,钟状辐形或钟状筒形,裂片5,花蕾时覆瓦状排列,花期直立或平展,喉部附属物明显而形状多样,少数种不明显或缺如;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上,花丝短,花药圆形、卵圆形或长圆形,内藏;花柱和柱头单一,通常不高出小坚果;雌蕊基金字塔状或半球状,高等于或小于宽。小坚果4枚,完全发育或部分发育,陀螺状,或呈卵状、三角卵状和背腹压扁的两面体型;棱缘具翅、齿、刺或锚状刺,稀无。

约90余种。主要分布在中亚至喜马拉雅和北美的西部,欧洲和南美有少数种。我国有40种,1亚种,2变种。

关于Eritrichium和Hackelia的分合问题。1820年 H. A. Schrader以Eritri-chium nanum (vill.)Schrad.为模式建立了齿缘草属(Eritrichium),1839年Opiz以Hackelia deflexa (wahl.) Opiz为模式,建立了单种属假鹤虱属(Hackelia)。在1923年l. M. Johnston把原放在鹤虱属(Lappula)中的二年生和多年生种组入Hackelia内,而且讨论了Eritrichium, Hackelia和Lappula这三个属间的相互关系,认为Eritrichium和Hackelia属的关系更密切,但仍认为这两个属是两个独立的属,其主要依据是:Eritri-chium 属植物体低矮,高20厘米以下,茎多数而密集丛生,叶淡灰色或银白色,叶片窄小而坚硬,花梗果期直立或近直立,小坚果棱缘具翅或齿,通常先端无锚钩,分布中心在亚洲;而 Hackelia属植物体高大,20-100厘米,叶绿色,叶片大而薄,花梗果期下弯或反折,小坚果棱缘具扁平近钻形、三角形或披针形的刺,先端具锚状钩,分布中心在北美西部。从此Eritrichium和Hackelia作为两个属而并立。

我们在编写本志的过程中,借助于我国的标本,对两属间的关系作了观察研究,发现上述分属所依据的每一性状,不仅在不同种间会形成一个连续的系列,而且其性状组合交错;还发现这两属的花粉形态极其相似,故我们将两属合并,选择较早的属名—齿缘草属(Eritrichium)。

检索表
数据加载中……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管状花目 Tubiflorae
紫草科 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 Subfam. Boraginoideae
齿缘草族 Trib. Eritrichieae
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查看
logo_frps
版权所有  ©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
京ICP备13006946号-2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