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志
因网站整合,本页即将迁移至:www.iplant.cn/info/Castanea?t=z
意见建议 请 email: iplant@ibcas.ac.cn
FOC | FLPH | DCP | iPlant | admin    响应时间:0.14秒
栗属
Castanea Mill.
中国植物志>> 第22卷 >> 壳斗科 Fagaceae

2. 栗属——Castanea Mill.

Mill. Gard. Dict. abridg. ed. 4, 1. 1754; Gard. Dict. ed. 7. 1759; ed. 8. [196] 1768.

落叶乔木,稀灌木,树皮纵裂,无顶芽,冬芽为3-4片芽鳞包被;叶互生,叶缘有锐裂齿,羽状侧脉直达齿尖,齿尖常呈芒状;托叶对生,早落。花单性同株或为混合花序,则雄花位于花序轴的上部,雌花位于下部;穗状花序,直立,通常单穗腋生枝的上部叶腋间,偶因小枝顶部的叶退化而形成总状排列;花被 (5) 6裂;雄花1-3 (5) 朵聚生成簇,每簇有3片苞片,每朵雄花有雄蕊12-10枚,中央有被长绒毛的不育雌蕊,花丝细长,花药细小,2室,背着;雌花1-3 (-7) 朵聚生于一壳斗内,花柱9或6枚,子房9或6室,每室有顶生的胚珠2颗,仅1室1胚珠发育,柱头与花柱等粗,细点状;壳斗外壁在授粉后不久即长出短刺,刺随壳斗的增大而增长且密集;壳斗4瓣裂,有栗褐色坚果1-3 (5) 个,通称栗子,果顶部常被伏毛,底部有淡黄白色略粗糙的果脐;每果有1 (2-3) 种子,种皮红棕色至暗褐色,被伏贴的丝光质毛,不育胚珠位于种皮的顶部,子叶平凸,等大,若不等大,则镶嵌状,富含淀粉与醣,种子萌发时子叶不出土。

约12-17种,分布亚洲、欧洲南部及其以东地区、非洲北部、北美东部。在亚洲,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伊朗,南部稍越过北回归线以南。我国有4 种及1变种,其中有1种为引进栽培,东北自吉林、西北至甘肃南部,东至台湾、南至广州近郊,均有分布。

属模式:Castanea sativa Mill.

本属植物木质部的导管环状排列,早材均属环孔材。木材淡褐色,遇水湿色较浓,属硬木类。本属的花粉,其体积、形态及表层结构均与锥属、柯属的难以区分。花粉粒在本科中是最小的,长约0.25毫米,极轴为14-20μ,赤道轴8.5-13.5μ,具3沟孔,内孔处于沟的中间,外壁具不明显的细网状或颗粒状雕纹。

本属植物的坚果外形与壳斗内坚果的数目有关,一壳斗内有一坚果的通常宽圆锥形;有三个坚果的其中间一个的二侧面的果壁平坦,我国古书籍称这个栗子为“栗楔”。

各个种的果均含淀粉和糖,可生食、熟食或制干粉。木材坚实,属优质材。花蜜和花粉丰富,是重要蜜粉源植物。

检索表
数据加载中……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山毛榉目 Fagales
壳斗科 Fagaceae
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查看
logo_frps
版权所有  ©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
京ICP备13006946号-2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