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 shān jīn zhǎn jù tái
万山金盏苣苔
Isometrum wanshanense S. Z. He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濒危(EN)
形态特征
识别要点:本种以花序梗及花梗被褐色长柔毛, 花冠细筒状, 紫色, 喉部不缢缩, 上唇稍长于下 唇, 雄蕊及雌蕊无毛而近似于柔毛金盏苣苔I. villosum K. Y. Pan, 但叶柄长0.4–1.4 cm, 叶 片倒披针形, 长1.5–4 cm, 宽0.5–1.6 cm, 聚伞花序具1–4朵花, 花萼外面近无毛或近顶端 疏被褐色长柔毛, 药室汇合, 花柱与子房等长而易于区别。在柔毛金盏苣苔, 叶无柄, 叶 片倒卵状长圆形, 长3–8 cm, 宽1.5–3.5 cm, 聚伞花序具8–10朵花, 花萼外面被褐色长柔 毛, 药室不汇合, 花柱短于子房。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约0.7 cm, 直径约0.4 cm。叶全部基生, 具柄; 叶片倒披针形, 长1.5–4 cm, 宽0.5–1.6 cm, 顶端圆形, 基部楔形, 边缘具圆齿, 两面被褐色长柔毛, 侧脉 每边约3条, 上面不明显, 下面隆起, 被褐色长柔毛; 叶柄长0.4–1.4 cm, 被褐色长柔毛。 聚伞花序1–4条, 每花序具1–4朵花; 花序梗长4–7 cm, 被褐色长柔毛; 苞片2, 条形, 长 2.5–4 mm, 被褐色长柔毛; 花梗长1.5–2.5 cm, 疏被褐色长柔毛。花萼5裂至基部, 裂片披 针形, 长约2.5 mm, 宽约0.5 mm, 顶端钝, 全缘, 外面近无毛或仅顶端疏被褐色长柔毛, 内面无毛。花冠细筒状, 紫色, 长约2 cm, 内外面均无毛; 筒长约1.5 cm, 为檐部的2.5倍, 直径约4 mm, 上唇长约6 mm, 裂片圆形, 长约4 mm, 下唇长约5 mm, 3裂近基部, 裂片近 圆形, 长约4 mm。 雄蕊无毛, 上雄蕊长约4 mm, 着生于距花冠基部约7.5 mm处, 下雄蕊 长约5 mm, 着生于距花冠基部约8 mm处, 花药成对连着, 长1 mm, 药室汇合; 退化雄蕊 长约1.2 mm, 着生于距花冠基部约3 mm处。花盘高约2 mm。雌蕊无毛, 长1.2–1.4 cm, 子 房长6–7 mm, 直径1.2–1.5 mm, 花柱与子房等长, 柱头2, 长约0.6 mm。蒴果倒披针形, 无 毛。
生态习性
产地:贵州万山县杉木垌
生境:生于石灰岩山的岩石上
海拔:海拔970 m
物候:花期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