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hēng huā
寄生花
Sapria himalayana Griff.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等级:易危(VU)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形态特征
生活型:草本,寄生于植物根部,生于由寄主根皮构成的杯状托上;
株:寄生于植物根部,生于由寄主根皮构成的杯状托上;
叶:叶鳞片状,肉质,覆瓦状排列,约10枚,外方的较小,宽三角形或近圆形,内方的较大,卵形;
花:花单朵顶生;雌雄异株,花被钟状,裂片10,宽三角形,长6-8厘米,宽4-6厘米,2列,覆瓦状排列,粉红色,被黄色疣点,花被筒长6-8厘米,外白色,内紫色,有乳突状柔毛及20条纵棱,喉部有一圈紫色的膜质副花冠,其上有许多线形突起;雄花:荡柱细长,血红色,顶部杯状体底部凸起;雄蕊20枚,无花丝,环生于杯状体下方,花药宽椭圆形,2室,顶孔开裂;雌花:蕊柱较粗,顶部杯状体具6条不明显辐射线,底部凹陷,有退化雄蕊;子房下位,1室,内多腔隙,胚珠多数,生于侧膜胎座上;
果:果球形,冠以宿存、变硬的花被;
生态习性
产地:产我国西藏东南部和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寄生于葡萄属 Vitis、崖藤属 Tetrastigma 植物的根上;
分布:印度东北部、泰国和越南;
生境:寄生于葡萄属 Vitis、崖藤属 Tetrastigma 植物的根上
物候:花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