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yāo lán
蜂腰兰
(云南蜂腰兰)
Bulleyia yunnanensis Schltr.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濒危(EN)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附近;
形态特征
生活型:附生草本;
根:根状茎粗短;假鳞茎密集,窄卵状椭圆形,长3.5-7厘米,径1-2厘米,干后金黄色,顶生2叶;
叶:叶线状披针形或近披针形,坚纸质,长16-43厘米,宽1.5-3厘米,脉多数;叶柄长5-12厘米;
花:花葶长30-66厘米,生于两叶之间,连同幼嫩假鳞茎和幼叶生于近老假鳞茎基部的根状茎上,俯垂,总状花序长达16厘米,具多花,花序轴左右曲折;苞片2列套叠,淡红绿色,宽卵形,长1.5-2厘米,纵脉多数,花后渐落;花梗和子房长6-7毫米;花白色,唇瓣淡褐色,药帽红褐色;中萼片卵状长圆形,长1.2-1.4厘米,侧萼片窄卵状披针形,长1.5-1.8厘米,靠合成囊状;花瓣线形,宽2-3毫米,唇瓣长圆形,长1.2-1.4厘米,中部缢缩,稍提琴形,距前弯,长4-6毫米,包于2侧萼片基部之内;蕊柱长0.8-1厘米,无足,上
果: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1.5-2厘米;蕊柱宿存;
生态习性
产地: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贡山、维西、福贡、大理、漾濞、泸水、临沧、景东、建水、屏边);
特有:特产;
生境:林中树干上或山谷旁岩石上;
海拔:1300-2500m;
物候:花期7-8月,果期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