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shān mǔ dān
杨山牡丹
(牡丹、凤丹)
Paeonia ostii T. Hong & J. X. Zhang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
形态特征
生活型:落叶灌木;
株:高达1.5米;
茎:茎皮褐灰色,有纵纹;
枝:一年生枝黄绿色;
叶: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多至15;小叶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基部楔形或圆,两面无毛,顶生小叶通常3裂,侧生小叶多数全缘,少2裂;
花:花单生枝顶,单瓣;苞片3,卵圆形:萼片3,宽卵圆形;花瓣9-11,白色或下部带粉色,倒卵形,长5-6.5厘米,宽3.5-5厘米;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丝紫红色:心皮5,密被黄白色绒毛;柱头紫红色;
果:朞莢果圆柱形,长2-3.3厘米;种子黑色,有光泽;
生态习性
产地:产河南西部嵩县及卢氏县,野生居群极少,现已广泛栽培。
物候: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8-9月;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现已广泛栽培,是著名中药丹皮的原植物,以安徽铜陵的凤丹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