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ǎ cháng shǔ yù
马肠薯蓣
(野山薯)
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 Burkill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易危(VU)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罗城;
形态特征
生活型:缠绕草质藤本;
茎:根状茎横生,长圆柱形,不规则分枝,黑褐色,粗糙,有时外皮块状剥离;茎左旋,纤细,质硬,有纵条纹,有时微带紫色;
叶:叶两面无毛,下面纹脉明显,常有3种类型,第一种从茎基部至顶端全为单叶,叶心形或三角状卵形;第二种茎基部为单叶,中部以上为3-5中裂至3-5全裂叶;第三种从茎基部至顶端为3全裂至3小叶,中间小叶或全裂叶的裂片为披针形,先端骤凸,基部较窄而圆钝,侧生小叶基部稍歪斜,斜卵形,较中间小叶小;
花:雄花序穗状或总状,有时分枝,单生或2-4序腋生;雄花单生或2-4花蔟生,疏生于花序轴上,有梗;花被紫色,雄蕊花药3大3小,花时花药常聚生成瓶状;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
果:蒴果三棱状,棱成翅状,近半月形,成熟后深棕色;每室常2种子,着生果轴中部;种子四周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膜状翅;
种子:种子四周有白色或带棕红色的膜状翅;
生态习性
产地:湖南南部、广东北部、广西;
生境: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海拔:600m;
物候:花期5-8月,果期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