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jìng shān diǎn dì méi
梵净山点地梅
Androsace medifissa Chen & Y. C. Yang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易危(VU)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梵净山;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根状茎短,有时具1-2分枝;主根不明显,具细长支根;
叶:叶基生,叶片圆形,直径13-18毫米,基部心形弯缺深达叶片的1/2-1/3,边缘掌状7-9中裂,裂片近矩圆形,先端具2-3齿,两面密被贴伏的硬毛状白色长毛;叶柄细长,长5-7厘米,被开展的白色柔毛;
花:花葶自叶丛中抽出,细弱,高9-11厘米,密被开展的柔毛;伞形花序4-6花;苞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3-3.5毫米,疏被柔毛;花梗长10-15毫米,被贴伏的短硬毛;花萼阔钟形,长约3毫米,分裂达中部,裂片卵状披针形或狭三角形,先端钝,被稀疏柔毛;花冠粉红色,直径约6毫米,裂片倒卵形,先端2浅裂;
生态习性
产地:贵州(江口);
生境:山顶阴处岩石上;
海拔:2300-2600m;
物候:花期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