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qián shù
铜钱树
(刺凉子、摇钱树、金钱树、钱串树、鸟不宿)
Paliurus hemsleyanus Rehder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稀灌木;
株:高达13米;小枝黑褐色或紫褐色,无毛;
叶:叶互生,纸质或厚纸质,宽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4-12厘米,宽3-9厘米,顶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偏斜,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圆锯齿或钝细锯齿,两面无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0.6-2厘米,近无毛或仅上面被疏短柔毛;无托叶刺,但幼树叶柄基部有2个斜向直立的针刺;
花:聚伞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兼有腋生,无毛;萼片三角形或宽卵形,长2毫米,宽1.8毫米;花瓣匙形,长1.8毫米,宽1.2毫米;雄蕊长于花瓣;花盘五边形,5浅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3深裂;
果:核果草帽状,周围具革质宽翅,红褐色或紫红色,无毛,直径2-3.8厘米;果梗长1.2-1.5厘米;
生态习性
产地: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生境:山地林中,庭园中常有栽培;
海拔:1600m;
物候:花期4-6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