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 wǎ wéi
粤瓦韦
Lepisorus obscure-venulosus (Hayata) Ching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
形态特征
生活型:植株高10-25 (30)厘米;
株:植株高10-25(-35)厘米;
茎:根茎横走,密被宽披针形鳞片,鳞片网眼大部分透明,中部有一条褐色不透明窄带,全缘;
叶:叶疏生;叶柄长1-5(-7)厘米,栗褐色;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下部1/3处最宽,1-3.5厘米,先端长尾状,向基部渐窄下延,长12-25(30)厘米,叶干后淡绿或淡黄色,近革质,下面沿主脉有稀疏鳞片贴生,主脉两面均隆起,小脉不显;
孢子囊:孢子囊群圆形,体大,直径达5毫米,成熟后扩展,彼此近密接,幼时被中央褐色圆形隔丝覆盖;
果:孢子囊群圆形,径达5毫米,成熟后扩展,近密接,幼时被中央褐色圆形隔丝覆盖;
生态习性
产地:台湾 (宜兰、桃园、新竹、台中、南投、高雄、屏东、台东、花莲) 、福建 (连城、德化、建阳、崇安) 、浙江 (临安、淳安、江山、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缙云、丽水、瑞安、泰顺) 、安徽 (休宁、盐田) 、江西 (庐山、玉山、铅山、井冈山、遂川、石城、寻乌) 、广东 (乳源、仁化、连南、乐昌、翁源) 、广西 (龙胜、武鸣、凤山、大苗山、临桂、平南、贺县、百色) 、湖南 (洞口、新宁、江永、衡山、武岗、宜章) 、四川 (南川) 、重庆 (缙云山) 、贵州 (安龙、梵净山、江口、雷山、凯里) 、云南 (麻栗坡、
分布:日本也产;
生境:附生林下树干或岩石上;
海拔:400-17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