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āng è guān yīn cǎo
双萼观音草
Peristrophe
paniculata
(Forssk.) Brummitt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
无危(LC)
形态特征
生活型:
直立草本;
株:
高达1.2米;
茎:
茎有棱,通常幼枝4棱,老枝6棱,被开展伸直白色硬毛;
叶:
叶卵形,大叶长3-4.5厘米,小叶长0.8-1.2厘米,先端尾尖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疏具锯齿和稀疏缘毛,上面疏被微毛,细条形的钟乳体密,下面毛稍密,脉上更为明显;叶柄长3-5毫米;
花:
花梗长1-1.6厘米;小苞片窄线形,1长1短;花萼裂片披针形;花冠长1厘米,外面被毛,花冠筒圆柱形,包于花萼中,上唇直立,下唇开展:花丝分离部分长5毫米,被白色微毛,药室一上一下,远离;
生态习性
产地:
云南(宾川金沙江河谷)、四川(金阳、会理);
分布:
印度热带和亚热带(自旁遮普和信德到马得拉斯、阿萨姆)、缅甸勃固(Pugu)、泰国(Bremek. 1965)普遍分布,非洲;
物候:
花连同叶组成大形松散的圆锥花序,花序轴被毛;花具长1-1.2厘米的花梗;苞片钻形,长1厘米,具1脉;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是一种有害杂草;
iPlant.cn©植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