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ǎ ān shù
马鞍树
(山槐、臭槐)
Maackia hupehensis Takeda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
株:高5-23米,胸径20-80厘米;
茎:树皮绿灰或灰黑褐色,平滑;
枝:幼枝及芽有灰白色柔毛,老枝紫褐色,毛脱落;
叶:叶长17.5-20厘米;小叶9-11(13),上部的对生,下部的近对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6.8厘米,先端钝,基部宽楔形或圆,上面无毛,下面密被平伏褐色短柔毛,中脉尤密;
花:总状花序长3.5-8厘米,常2-6分枝集生枝条上部;花序梗密被淡黄褐色柔毛;花密集;花梗长2-4毫米,纤细,密被锈褐色毛;花萼长3-4毫米,密被锈褐色柔毛,萼齿5,上部2齿大部合生;花冠白色,长约1厘米,旗瓣圆形或椭圆形,翼瓣与龙骨瓣稍长于旗瓣,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胚珠6;
果:荚果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扁平,长4.5-8.4厘米,宽1.6-2.5厘米,腹缝翅宽2-6毫米,疏被短柔毛;
种子:种子椭圆状微肾形,黄褐色,有光泽;
生态习性
产地: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生境:山坡、溪边、谷地;
海拔:550-2300m;
物候:花期5-7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