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 shān shǔ
水杉属
Metasequoia Hu & W.C.Cheng
物种名片
杉科,仅存水杉M.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1种,产我国四川、湖北和湖南,现东部与南部各省区广为栽培作庭园绿化树种。本植物为一古老而稀有的珍贵树种,生长颇速,边材白色,心材褐红色,可为建筑、板料、家具和室内装修木料。落叶大乔木;叶对生,2列,线形,背面每侧有气孔4-6列;球花单性同株;雌球花对生,排列于穗状花序式或圆锥花序式的花枝上;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每雄蕊有花药3枚,花粉粒无翅;雌球花单生于具叶小枝之顶;珠鳞14-16,交互对生,每珠鳞有胚珠5-9枚,苞鳞退化;球果下垂,当年成熟,成熟时珠鳞发育成种鳞,木质,交互对生,盾状,有种子5-9颗;种子压扁,全边有翅;子叶2。
功用价值
植物文化:日本古植物学家三木茂在1941年将Metasequoia发表为化石属,该名来自古希腊语前缀μετα-(meta-,意为“在…中间,与…在一起”)和北美红杉属学名Sequoia,指化石水杉属形似现生的北美红杉属。水杉在中国发现之后,1948年胡先骕和郑万钧又把此名发表为现生植物属名。 水杉是中国特有树种,于1943年被发现。水杉的发现被称为上世纪植物学研究上的重大贡献之一。因为水杉属属于古老的孑遗植物,早在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水杉的祖先就诞生了,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湿润,从现在发现的化石来看,水杉属约有10种,几乎遍布北半球,曾广布于北美、中国东北、苏联西伯利亚等地,包括冰雪覆盖的北极在内皆有分布。但是新生代第四纪冰期之后,水杉几全部绝灭,人们只能从化石中留存的生命痕迹进行观察。植物学界曾普遍认为水杉早已灭绝,然而,不同于欧洲的整块冰川,在我国的中部地区,零星的分布着“山地冰川”,正是这些山地冰川,成为少数植物的“避难所”,使得水杉成为第四纪冰川灾难的幸存者,得以在四川东部、湖北西南部及湖南西北部山区存活下来,成为植物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