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òu jié cǎo
臭节草
(烫伤草、断根草、臭虫草、蛇盘草、蛇根草、蛇皮草、老蛇骚、松气草、石胡椒、白虎草、小黄药、生风草、松风草、羊不食草、苦黄草、蛇皮草、石胡椒、石椒草、毛臭节草)
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 Rchb. ex Meisn.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东川县;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有浓烈气味,基部近木质;
株:高达80厘米,基部近木;
枝:枝、叶灰绿色,稀紫红色;
叶:叶薄纸质,小裂片倒卵形、菱形或椭圆形,长1-2.5厘米,下面灰绿色,老叶常褐红色;
花:花序多花,花枝纤细,基部具小叶;萼片长约1毫米;花瓣白色,有时顶部桃红色,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9毫米,具透明油腺点;雄蕊8,长短相间,花丝白色,花药红褐色;
果:果瓣长约5毫米,子房柄果时长4-8毫米,每果瓣(3)4(5)种子;种子长约1毫米,褐黑色;
生态习性
产地:产长江以南各地;
生境:生境与臭节草相同但见于海拔较高的山地;
海拔:500-1700m;
物候:花果期7-11月;
功用价值
理化特性:有浓烈气味;
经济价值:全草入药,茎叶含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