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ě mù xu
野苜蓿
Medicago falcata L.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株:高0.2-1.2米;
茎: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
叶:羽状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柄比小叶短;小叶倒卵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0.5-2厘米,先端具刺尖,边缘1/4具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毛,侧脉12-15对,与中脉成锐角平行达叶边,不分叉;顶生小叶稍大;
花:花序短总状,腋生,长1-4厘米,具6-25稠密的花;花序梗与叶等长或稍长;苞片针刺状,长约1毫米;花长0.6-1.1厘米;花梗长2-3毫米,被毛;花萼钟形,被贴伏毛,萼齿线状锥形,比萼筒长;花冠黄色,旗瓣长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等长,均比旗瓣短;子房线形,被柔毛,花柱短,稍弯,胚珠2-5;
果:荚果镰形或线形,直或弧曲至半圆,长0.8-1.5厘米,宽2.5-3.5毫米,脉纹细,斜向,被贴伏毛,有2-4种子;
种子:种子卵状椭圆形;
生态习性
产地:产东北、华北、西北各地。
分布:欧洲盛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伊朗等亚洲地区分布也很广泛,世界各国都有引种栽培。
生境:生于砂质偏旱耕地、山坡、草原及河岸杂草丛中。
物候:花期6-8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