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ǔ wěi cǎo
虎尾草
Chloris virgata Sw.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西印度群岛(安提瓜岛);
形态特征
生活型:一年生;
茎:杆无毛,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2-75厘米,径1-4毫米;
叶:叶鞘松散包秆,无毛,叶舌长约1毫米,无毛或具纤毛;叶线形,长3-25厘米,宽3-6毫米,两面无毛或边缘及上面粗糙;
花:秆顶穗状花序5-10余枚,穗状花序长1.5-5厘米;小穗成熟后紫色,无柄,长约3毫米;颖膜质,1脉,第一颖长约1.8毫米,第二颖等长或略短于小穗,主脉延伸成0.5-1毫米小尖头;第一小花两性,倒卵状披针形,长2.8-3毫米,外稃纸质,沿脉及边缘疏生柔毛或无毛,先端尖或2微裂,芒自顶端稍下方伸出,长0.5-1.5厘米,基盘具长约0.5毫米的毛;内稃膜质,稍短于外稃,脊被微毛;第二小花不孕,长楔形,长约1.5毫米,先端平截或微凹,芒长4-8毫米,自背上部一侧伸出;
果:颖果淡黄色,纺锤形,无毛而半透明;胚长约为颖果2/3;
染色体:2n=20;
生态习性
产地:遍布于全国各省区,全球热带至温带均有分布;
分布:两半球热带至温带均;
生境:多路旁荒野,河岸沙地、土墙及房顶上;
海拔:-3700m;
物候:花果期6-10月;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可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