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 kǒu cì
牛口刺
Cirsium shansiense Petr.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山西介休县;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草本;
株:高0.3-1.5米;
根:根直伸,直径可达2厘米;
茎:茎枝被长毛或绒毛;
叶:中部茎生叶卵形、披针形、长椭圆形、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基部渐窄,扩大抱茎;侧裂片3-6对,偏斜三角形或偏斜半椭圆形,顶裂片长三角形、宽线形或长线形,先端及边缘有针刺,向上的叶渐小,与中部茎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具齿裂;叶上面绿色,被长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绒毛;
花: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明显或不明显的伞房花序,少有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而植株仅含1个头状花序的;总苞卵形或卵球形,无毛,直径2-2.5厘米;
果:瘦果偏斜椭圆状倒卵形,长4毫米,宽2毫米,顶偏截形;
生态习性
产地: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广东;
分布:印度、中南半岛有;
生境:山坡、山顶、山脚、山谷林下或灌木林下、草地、河边湿地、溪边和路旁;
海拔:1300-3400m;
物候:花果期5-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