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ǔ pí téng
苦皮藤
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甘肃;
形态特征
生活型:藤状灌木;
枝:小枝常具4-6纵棱,皮孔密生;
叶:叶长圆状宽椭圆形、宽卵形或圆形,长7-17厘米,宽5-13厘米,先端圆,具渐尖头,基部圆,具钝锯齿,两面无毛,稀下面主侧脉被柔毛,侧脉5-7对;叶柄长1.5-3厘米;
花: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梗短,关节在顶部,花萼裂片三角形或卵形,花瓣长圆形,边缘不整齐,花盘肉质;雄花雄蕊生于花盘之下,具退化雌蕊;雌花子房球形,柱头反曲,具退化雌蕊;
果:蒴果近球形,径0.8-1厘米;种子椭圆形;
生态习性
产地:产于华北、陕甘、华东、华中、西南东部及两广;
生境:山地丛林及山坡灌丛中;
海拔:1000-2500m;
物候:花期5-6月;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可供纤维及油脂,根茎皮可作杀虫及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