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ù sī zǐ
菟丝子
(朱匣琼瓦、禅真、雷真子、无娘藤、无根藤、无叶藤、黄丝藤、鸡血藤、金丝藤、无根草、山麻子、豆阎王、龙须子、豆寄生、黄丝、日本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形态特征
茎:茎黄色,纤细,径约1毫米;
花:花序侧生,少花至多花密集成聚伞状伞团花序,花序无梗;苞片及小苞片鳞片状;花梗长约1毫米;花萼杯状,中部以上分裂,裂片三角状,长约1.5毫米;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反折;雄蕊生于花冠喉部,鳞片长圆形,伸至雄蕊基部,边缘流苏状;花柱2,等长或不等长,柱头球形;
果:蒴果球形,径约3毫米,为宿存花冠全包,周裂;
种子:种子2-4,卵圆形,淡褐色,长1毫米,粗糙;
染色体:2n=28,56;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
分布:伊朗,阿富汗向东至日本,朝鲜,南至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
生境:田边、山坡阳处、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通常寄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
海拔:200-3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