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ū shān zhǒu jú
巫山帚菊
Pertya tsoongiana Y. Ling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易危(VU)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
形态特征
生活型:灌木;
株:高1-1.5米;
枝:枝有长短枝之别,长枝多而纤细,质硬,直展,带紫红色,密被腺状短柔毛,节间长1-2厘米;长枝上的叶于花期早落,未见,仅残存外侧增厚而稍扩大的叶柄基部,腋芽为白褐色、呈圆球状的绢质长柔毛所包裹;短枝上的叶近无柄,扁平,通常2-5片簇生,长圆形,罕有狭椭形,长6-12毫米,宽2-5毫米,顶端钝或圆,有时中脉延伸而成一极小的凸尖头,基部圆,边全缘而略背卷,具短而疏的缘毛,上面绿色,无毛或仅沿中脉下部被极疏的短毛,下面苍白色,无毛,1脉或有1对不明显的侧脉,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尤著,侧脉若存在,则仅于上面隐约可见,
花:冠毛多数,白色,粗糙,刚毛状,长约12毫米;
果:瘦果纺锤状圆柱形,长8-9毫米,顶端略狭,基部比顶端更狭,具10 粗棱,密被紧贴的白色长柔毛;
生态习性
产地:四川巫山;
生境:坡地;
海拔:300-700m;
物候:花期4-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