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ān yè sū tiě
宽叶苏铁
(云南苏铁、单羽苏铁、十万大山苏铁)
Cycas balansae Warb.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
濒危等级:濒危(EN)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泰国。
形态特征
茎:树干矮小,基部膨大成盘状茎,上部逐渐细窄成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高30-180厘米,或稍高,径10-60厘米,下部间或分枝。
叶:羽状叶长120-250厘米,或更长,幼嫩时被柔毛,叶轴横切面呈半圆形、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叶柄长40-100厘米,两侧具刺,刺略向下斜展,圆锥状,长约3毫米,直或微弯,刺间距离2.5-5厘米;羽状裂孢片40-120对,或更多,在叶轴上较稀疏地排成两列,中部的羽状裂片间距约2厘米,披针状条形,直或微弯曲,长25-33厘米,宽1.5-2.2厘米,薄革质,边缘稍厚,微向下反曲,上部渐窄,先端渐尖,基部圆,两侧几对称,常不下延生长,两面中脉隆起,平滑有光泽,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浅。
花:雄球花卵状圆柱形或矩圆形,长达30厘米,径6-8厘米,小孢子叶楔形,长2-3厘米,有光泽,顶部近菱形,密生黄色绒毛,后渐脱落,长约1厘米,两角呈三角形,先端向上反曲,具一个易折的钻形尖头; 大孢子叶密被红褐色绒毛,成熟后渐脱落,上部的顶片卵状菱形,长4-6厘米,宽3-5厘米,边缘蓖齿状深裂,裂片约10对,条状钻形,长1.5-3.5厘米,粗约2毫米,大孢子叶下部柄状,长5-7厘米,在其中部或中上部两侧着生2-4枚胚珠,胚珠无毛;
小孢子:雄球花卵状圆柱形或矩圆形,长达30厘米,径6-8厘米,小孢子叶楔形,长2-3厘米,有光泽,顶部近菱形,密生黄色绒毛,后渐脱落,长约1厘米,两角呈三角形,先端向上反曲,具一个易折的钻形尖头;
大孢子:大孢子叶密被红褐色绒毛,成熟后渐脱落,上部的顶片卵状菱形,长4-6厘米,宽3-5厘米,边缘蓖齿状深裂,裂片约10对,条状钻形,长1.5-3.5厘米,粗约2毫米,大孢子叶下部柄状,长5-7厘米,在其中部或中上部两侧着生2-4枚胚珠,胚珠无毛。
种子:种子卵圆形或宽倒卵圆形,顶端有尖头,熟时黄褐色或浅褐色,种皮硬质,平滑,有光泽,长约2-3厘米,径1.8-2.5厘米。
生态习性
产地:产于云南西南部思茅、景洪、澜沧、潞西等地区,常生于季雨林林下;广西、广东、有栽培。
分布:缅甸、泰国、越南也有分布。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观赏植物,髓含淀粉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