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huáng lián
胡黄连
Neo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D. Y. Hong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等级:濒危(EN)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矮小草本;
株:植株高4-12厘米;
根:根状茎径达1厘米,上端密被老叶残余,节上有粗须根;
茎:根状茎直径达1厘米,上端密被老叶残余,节上有粗的须根;
叶:叶基生,成莲座状,匙形或卵形,长3-6厘米,基部渐窄成短柄,边缘具锯齿,稀有重锯齿,干时变黑;
花:花葶生棕色腺毛,穗状花序长1-2厘米,花梗长2-3毫米,具苞片而不小苞片;花萼长4-6毫米,果时可达1厘米,深裂几达基部,萼片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后方一枚近线形,有棕色腺毛;花冠二唇形,深紫色,外面被短毛,长0.8-1厘米,花冠筒后方长4-5毫米,前方长2-3毫米,上唇略向前弯作盔状,先端微凹,下唇3裂片长达上唇之半,2侧裂片先端具2-3小齿;雄蕊4,花丝无毛,后方2枚稍短于上唇,长4毫米,前方2枚伸出下唇,长7毫米,花药基部稍叉开,顶端汇合;子房2室,中轴胎座,长1-1.5毫米,花柱长约5-6倍于子房
果:胚珠多数;蒴果长卵圆形,长0.8-1厘米,在顶端室间或室背开裂;种子具网眼状纹饰;
生态习性
产地:西藏南部(聂拉木以东地区)、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
分布:尼泊尔一带;
生境:高山草地及石堆中;
海拔:3600-4400m;
物候:花期7-8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