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
梓
(梓树、木角豆、水桐楸、黄花楸、臭梧桐、河楸、水桐、花楸、楸、火楸、筷子树、雷电木、山桐、黄金、朝路马盖-扎嘎)
Catalpa
ovata
G. Don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
无危(LC)
形态特征
生活型:
高大乔木;
枝:
树冠伞形,主干通直;
叶:
叶对生,有时轮生,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常3浅裂;
花:
顶生圆锥花序,花萼蕾时圆球形,花冠钟状,淡黄色,内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能育雄蕊2,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状;花柱丝形,柱头2裂;蒴果线形,下垂;
生态习性
产地:
产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日本也有;
分布:
日本;
生境:
多栽培于村庄附近及公路两旁;
海拔:
500-2500m;
功用价值
理化特性:
果实含枸橼酸及对羟基苯甲酸0.1-0.4%;种子含脂肪油10%;叶含对羟基苯甲酸2%。
经济价值:
嫩叶可食;叶或树皮可作农药,可杀稻螟、稻飞虱;果实(梓实)入药,有显著利尿作用,可作利尿剂,治肾脏病,肾气膀胱炎、肝硬化,腹水。根皮(梓白皮)亦可入药,消肿毒,外用煎洗治疥疮。本草纲目曰:梓白皮,苦寒无毒……。
iPlant.cn©植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