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 huā jí dòu
小花棘豆
(苦马豆、绊肠草、醉马草、马绊肠、盐生棘豆、砾石棘豆、细叶棘豆、包头棘豆)
Oxytropis glabra (Lam.) DC.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西伯利亚。
形态特征
识别要点: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点在于,枝细弱;小叶较多,19-23,叶片较小,长4-10毫米,宽2-3毫米;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株:高20 (35) -80厘米。
根:根细而直伸。
茎:茎分枝多,直立或铺散。长30-70厘米,无毛或疏被短柔毛。绿色。
叶:羽状复叶长5-15厘米;托叶草质,卵形或披针状卵形,彼此分离或于基部合生,长5-10毫米,无毛或微被柔毛;叶轴疏被开展或贴伏短柔毛;小叶11-19 (-27),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 (10) -25毫米,宽3-7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微被贴伏柔毛。
花:多花组成稀疏总状花序,长4-7厘米;总花梗长5-12厘米,通常较叶长,被开展的白色短柔毛;苞片膜质,狭披针形,长约2毫米,先端尖,疏被柔毛;花长6-8毫米;花梗长1毫米;花萼钟形,长42毫米。被贴伏白色短柔毛,有时混生少量的黑色短柔毛,萼齿披针状锥形,长1.5-2毫米;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旗瓣长7-8毫米,瓣片圆形,先端微缺,翼瓣长6-7毫米,先端全缘,龙骨瓣长5-6毫米,喙长0.25-0.5毫米;子房疏被长柔毛。
果:荚果膜质,长圆形,膨胀,下垂,长10-20毫米,宽3-5毫米,喙长1-1.5毫米,腹缝具深沟,背部圆形,疏被贴伏白色短柔毛或混生黑、白柔毛,后期无毛,1室;果梗长1-2.5毫米。
染色体:2n=16;
生态习性
产地:产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区。
分布: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也有分布。
生境:生于山坡草地、石质山坡、河谷阶地、冲积川地、草地、荒地、田边、渠旁、沼泽草甸、盐土草滩上。
海拔:海拔440-3400米;
物候:花期6-9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