ǎi huǒ róng cǎo
矮火绒草
Leontopodium nanum (Hook. f. & Thomson ex C. B. Clarke) Hand.-Mazz.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形态特征
生活型:垫状丛生;
叶:基部叶匙形或线状匙形,长0.7-2.5厘米,下部渐窄成短鞘部,边缘平,两面被白色或上面被灰白色长柔毛状密茸毛;
花:苞叶少数,直立,与花序等长,不形成性状苞叶群;头状花序径0.6-1.3厘米,单生或3个密集;总苞长4-5.5毫米,被灰白色棉毛,总苞片4-5层,披针形,深褐或褐色,超出毛茸;
果:瘦果无毛或多少有粗毛;
生态习性
产地:西藏(西北部、南部、东北部、昌都地区)、四川西部和西北部(马尔康,理塘,巴塘,道孚)、青海(柴达木、河源地区)、新疆南部(昆仑山、塔什库尔干)、甘肃西北部、西部、中部(肃北、兴隆山,漳县、岷县)和陕西西部(陇县);
分布:锡金、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俄罗斯哈萨克等地;
生境:主要低山和高山湿润草地、泥炭地或石砾坡地;
海拔:1600-5500m;
物候:花期5-6月,果期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