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shān hóng zhù lán
文山红柱兰
(五裂红柱兰)
Cymbidium wenshanense Y. S. Wu & F. Y. Liu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据说来自文山,但很可能是马关之误;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附生或石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长4-6厘米,宽15-3厘米,被宿存叶基部包围。叶4-8枚,二列,带状,薄革质,长45-96厘米,宽1.4-2.1厘米,先端渐尖,距基部8-15厘米有关节。花葶生于假鳞茎的基部,成拱形或多少下垂,长28-35厘米;花序梗具5-6鞘,长5-13厘米;总状花序具7-12花;苞片披针形,深紫色到淡黄,长7-16毫米,宽5-7毫米;花梗和子房长4-6厘米;花大,不完全开放,有香味;萼片白色,背面通常微染浅紫色;花瓣白色,偶有一些紫红色斑点,基部有紫红色斑点;唇部淡黄,有紫棕色条纹和斑点;褶片黄色;中间裂片边缘白色;蕊柱顶端紫红色,基部粉红色;背萼片狭倒卵状椭圆形,稍凹,长6.5-8厘米,宽2.3-2.6厘米,先端锐尖;侧裂斜,近卵状椭圆形,长6-7.1厘米,宽2.6-3厘米,背面具龙骨状突起,先端尖;花瓣斜,近倒卵形,长6-6.5厘米,宽3.1-3厘米,先端锐尖;唇部宽倒卵形,长6-6.5厘米,宽7-7.8厘米,有白色毛,有彩色条纹和斑点,具白色缘毛,中部5裂,基部与柱基部边缘融合,形成一个长8-10毫米的管状体;下侧裂片小,卵形到近线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弯曲;上侧裂片方形,弯曲,长1.6-2厘米,宽1.6-2厘米,抱住蕊柱;中裂片船状倒卵形方形,长1.8-2.5厘米,宽2.2-3厘米,先端圆形,钝或微缺,波状边缘,具白色缘毛;花盘具2纵向褶片和3脊;褶片延伸到中裂片基部附近,其顶端膨大并会聚形成一个三裂有微毛的胼胝体;蕊柱长42-48厘米,稍弓形,狭翅,有毛;花粉块2,近梨形,半裂。
生活型:附生植物;假鳞茎卵形,长3-4厘米,宽2-2.5厘米,包藏于叶鞘之内;
叶:叶6-9枚,带形,长60-90厘米,宽1.3-1.7厘米,先端近渐尖,关节位于距基部8-10厘米处;
花:花葶明显短于叶,长32-39厘米,多少外弯;总状花序具3-7朵花;花苞片三角形,很小;花梗和子房长达5厘米;花较大,不完全开放,有香气;萼片与花瓣白色,背面常略带淡紫红色,唇瓣白色而有深紫色或紫褐色条纹与斑点,在后期整个色泽常变为淡红褐色,纵褶片一般黄色,蕊柱顶端红色,其余均白色;萼片近狭倒卵形或宽倒披针形,长5.8-6.4厘米,宽1.8-2.1厘米;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近宽倒卵形,长约5.6厘米,3裂,基部与蕊柱合生达2-3毫米;侧裂片直立,宽达2厘米,边缘有缘毛;中裂片近扁圆形,长约1.9厘米,宽2.
生态习性
产地: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
分布:越南;
生境:林中树上;
海拔:1500米
物候:花期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