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 chuān chái hú
汶川柴胡
Bupleurum wenchuanense R. H. Shan & Yin Li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汶川县、雁门乡;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株:高40-90厘米;
根:直根黄棕色,中部略膨大,有少数支根;
茎:茎绿色,基部光滑无毛,有细条纹,自基部以上分枝,侧枝发达,全株呈疏松的扫帚状,末端分枝极细,花时略向下垂,茎下部叶成簇生状,并有枯萎叶柄纤维包围茎基,叶片线形或狭倒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毫米,3-5脉,顶端钝尖或略圆,中部以下微收缩,基部扩大成鞘;茎基部以上的叶线形,长1.5-3厘米,宽1.5-2.5毫米;茎中部及分枝以上的叶全部为锥形以至鳞片状,愈至顶部叶越小,成极细的鳞片状,长1-8毫米,宽0.5-1毫米;
花:复伞形花序小而多,总苞片2-3,极小,成锥形或鳞片状,不等长,长0.3-1.5毫米,宽0.1-0.3毫米,1-3脉,质较硬,紧贴伞辐;伞辐 (1) 2-3,纤细,极不等长,长2-32毫米;小总苞片5-6 (7),倒卵形或椭圆形,短于花时小伞形花序,长0.6-1毫米,宽0.3-0.5毫米,质厚,3脉;小伞形花序小,直径2-3毫米,有花1-4;花柄不等长,长3-6毫米,花极小,直径0.5毫米;花瓣黄色,中肋色较深,上部内折,舌片方形,边缘及背面均光滑;花柱基黄色,肥厚,直径宽于子房;子房外棱凸出明显;
果:果较小,卵形,两侧略扁,棕色,长2毫米,宽1.5毫米;果柄长0.5-1毫米,远超出小总苞以外,棱微凸出;每棱槽油管2-3,合生面3-4;胚乳腹面平坦;
生态习性
产地:四川;
生境:山坡草丛中;
物候:花期8-9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