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è yè jīng jiè
裂叶荆芥
(假苏、四棱杆蒿、小茴香、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我国河北北部;
形态特征
生活型:一年生草本;
株:高达1米;
茎:茎高0.3-1米,四棱形,多分枝,被灰白色疏短柔毛,茎下部的节及小枝基部通常微红色;
叶:叶通常为指状三裂,大小不等,长1-3.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宽1.5-4毫米,中间的较大,两侧的较小,全缘,草质,上面暗橄榄绿色,被微柔毛,下面带灰绿色,被短柔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点;叶柄长约2-10毫米;
花:花序为多数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穗状花序,长2-13厘米,通常生于主茎上的较长大而多花,生于侧枝上的较小而疏花,但均为间断的;苞片叶状,下部的较大,与叶同形,上部的渐变小,乃至与花等长,小苞片线形,极小;花萼管状钟形,长约3毫米,径1.2毫米,被灰色疏柔毛,具15脉,齿5,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长约0.7毫米,后面的较前面的为长;
果: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径约0.7毫米,褐色,有小点;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城口、南川)、贵州诸省均有野生,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省均有栽培;1变种[var. japonica (Maxim.) Kitagawa]产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我国河北北部;
分布:朝鲜;
生境:山坡路边或山谷、林缘;
海拔:540-2700m;
物候: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