ǎi xiǎo dú suàn lán
矮小独蒜兰
Pleione humilis (Smith) D. Don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等级:极危(CR)
分类信息
分类讨论:Flora of China 记述矮小独蒜兰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很可能也分布于与其毗邻的我国西藏东南部地区,但由于未见到相关标本, 该种在我国是否有分布尚有疑问。2016 年作者在云南西南部发现了疑似矮小独蒜兰的野外居群。虽然我们采到的标本其唇瓣上的斑点和条纹为紫红色和黄色,与原始文献描述及以后的多部专著记述的深红色或黄棕色的斑点和条纹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并没有差别。因此,作者认为这种颜色上的差异应属于其变异范围。从而证实矮小独蒜兰在中国确有分布。事实上,矮小独蒜兰从发表至今,先后有 5 变种被合格发表, 这些变种仅仅是颜色和结构上的细微差别,其分类学特征不足以作为变种的划分标准,仍在原变种的变异范围之内,而大多数作者也不予承认,包括 2011 年 Dayamma & Medhi 发表的新变种 P. humilis var. amitii 也在此变异范围内,故作为新异名处理更为合理。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附生或岩生草本,假鳞茎橄榄绿,卵状圆锥形, 上端有长颈,长 2~6 cm,直径 0.8~2 cm,顶端具 有 1 枚叶。叶到披针形至椭圆形,长 18~25 cm, 宽 2.8~3.5 cm,先端急尖。先花后叶,每个花序具花 1~2 朵;花序梗包被着膜质鞘;花苞片倒卵形, 长 2.0~3.2 cm,宽 0.8~1.2 cm,先端锐尖至钝;花朵 开展并向下垂,萼片、花瓣和唇瓣白色,唇瓣上有 深红色或黄棕色的斑点和条纹,唇瓣中央有淡黄色 带; 花梗和子房长 2~3 cm。中萼片线性倒披针形, 长 3.4~4.7 cm,宽 0.6~0.7 cm,先端急尖;侧萼片 斜倒披针形,长 4.0~5.3 cm,宽 0.7~0.9 cm,先端 急尖。花瓣斜线性倒披针形,长 3.1~4.2 cm,宽 0.5~ 0.7 cm,先端圆形。唇瓣长椭圆形,不明显 3 裂, 长 3.5~4.5 cm,宽 2.5~3.2 cm,基部囊肿,上半部边 缘撕裂状,先端微凹, 侧裂片直立并弯曲, 胼胝体 由 5~7 条具髯毛的褶片组成。蕊柱长 2.6~2.8 cm, 上有紫色的细小斑点,两侧具翅,先端不规则齿状。
生态习性
分布: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曼尼普尔、锡金)、尼泊尔、缅甸,中国云南西南部。
生境:山顶苔藓矮林杜鹃树上
海拔:2500米
物候:花期2-3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