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ruǐ cǎo
三蕊草
(短药地胆)
Sinochasea trigyna Keng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等级:易危(VU)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青海海晏县(三角城);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秆高7-45厘米,径1-2毫米,2-3节;
叶:叶鞘上部者短于节间,顶生者长于叶片,叶舌长0.5-2毫米,平截,具纤毛;叶片线形,内卷,长3-8.5厘米,宽1-2毫米,顶生者锥状,长约1厘米,基生者长达16厘米,两面粗糙;
花:外稃稍薄于颖,长(6)8-9毫米,背部被长柔毛,先端2深裂近稃体中部,5脉,中脉自裂片间延伸成膝曲扭转的芒,芒长0.9-1.3厘米,基盘钝圆,具毛;内稃长6-8毫米,2脉,脉间具毛,先端2裂;鳞片2,披针形,长1-2毫米;雄蕊3,花药长约1毫米,黄色:子房无毛,花柱3,短,柱头3,长约3毫米,黄褐色,帚刷状;
果:颖草质,几等长,或第一颖稍长,披针形,边缘窄膜质,5-7脉;
生态习性
产地:青海、西藏;
特有:我国特有单种属;
生境:多高山草甸及山坡;
海拔:3800-5100m;
物候:花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