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jí
白及
(白芨)
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等级:濒危(EN)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形态特征
株:植株高达60厘米;
茎:假鳞茎扁球形;茎粗壮;
叶:叶4-6;
花:花序具3-10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厘米;花紫红或淡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窄长圆形,长2.5-3厘米;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倒卵状椭圆形,长2.3-2.8厘米,白色带紫红色,唇盘具5条纵褶片,从基部伸至中裂片近顶部,在中裂片波状,在中部以上3裂,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先端稍钝,宽1.8-2.2厘米,伸达中裂片1/3,中裂片倒卵形或近四方形,长约8毫米,宽约7毫米,先端凹缺,具波状齿;蕊柱长1.8-2厘米;
生态习性
产地: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分布:朝鲜半岛和日本;
生境: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路边草丛或岩石缝中,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
海拔:100-3200m;
物候:花期4-5月;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白及在我国民间作为药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另外,白及水具有无色、透明、黏性等特点,能很好提高纸和碑刻的吸附力,是传统技艺——拓印的一个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