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竹亚族禾本科
Subtrib. Shlbataeinae (Gramineae)
2.倭竹亚族 SHLBATAEINAE
形态特征:竿中部每节具2或3芽;雄蕊3枚。▽模式属:倭竹属 Shibataea Makino ex Nakai
产地分布:本亚族包括倭竹属 Shibataea Makino ex Nakai、业平竹属 Semiarundinaria Makino ex Nakai、寒竹属 Chimonobambusa Makino 和筇竹属 Qiongzhuea Hsueh et Yi 等4属,其中除业平竹属的种类现知在我国为栽培者外,其余3属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及西南等省区均有分布。
检索表
1
竿矮小细瘦,每节具2芽,以后能长出(3) 5-7常不再分枝的枝条,其顶端通常仅生1或2叶(某些种可具叶较多),当为2叶时,因下方的叶鞘较长而超出上方的叶鞘,故有上方叶片反而低落在下的假象,当1叶时,其叶鞘紧裹,边缘愈合,有如小柄,亦易使人误认为是无叶鞘的,竿的节间在有分枝之一侧扁平,使其横切面略呈三角形。新竿在分枝处的腋间常残存白色近膜质的先出叶,以后则渐破裂为纤维状。
倭竹属
1
竿中型或大型,每节具3芽,以后成长为3主枝,又因各主枝的基部数节能生长次级分枝,致使竿每节似真多枝,主枝较长,可再分枝;竿的节间在有分枝之一侧具纵沟槽或扁平,能使横切面略呈四方形(尤以竿中下部节间如此),亦可因沟槽不明显,节间仍为圆筒形。
2
2
竿箨为不完全性的脱离,即在解箨时,竿箨虽已翻下,但并不立即脱落而是留在竿上悬挂一段时间后方始脱落,箨鞘紫绿色,鞘边缘生有白色纤毛;颖果;柱头3。
业平竹属
2
竿箨为完全性脱落,或为宿存性留在竿上腐败(例如寒竹属某些种类如此);果实因果皮肥厚而呈坚果状;柱头2。
3
3
竿基部(甚至中部以下)的各节皆环列呈刺状的气生根;竿环和枝环虽较隆起,但不会在隆起的脊上作横向折断;鲜笋的笋肉能因酶的作用而氧化变黑,故制商品笋干时,需要加工漂白。竿的节间或方或圆,随种类而异;晚秋或冬季出笋。
寒竹属
3
竿的各节决无环列刺状气生根;竿环和枝环均极隆起,形如有棱角的算盘珠,其最突出的脊上还环绕有一圈极细的浅凹槽,使竿或枝条在幼嫩时受到外力影响而容易横向逐节折断且其断口极为平整(上述情况限于典型的种类);鲜笋的笋肉不受酶的作用而变黑。竿的节间全为圆筒形;春季或初夏出笋。
筇竹属
《中国植物志》第9(1)卷(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