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CANNEAE Benth. (Gramineae)
1. 梨竹族 MELOCANNEAE Benth.
名称文献:Benth. in Benth. et Hook. f., Gen. Pl. 3: 1095. 1883. pro Subtrib. sub trib. Bambuseae
形态特征:竿直立或多少有些具攀援性,稀可藤本;节间较长,圆筒形,无纵沟槽,每节生多枝(单枝竹属例外)。小穗中成熟小花的内稃通常背部圆拱而无2脊,故外貌与外秤有些相似;鳞被和柱头两者的数目有变化;雄蕊6或为多数(我国不产的群蕊竹属 Ochlandra, 其雄蕊可多至120枚)。果实常为大型,果皮肉质肥厚,亦有体型小,果皮为革质者,常能与种子相剥离而呈囊果状,果实先端具喙,腹沟不明显,胚的着生位置在果外不易看出;胚乳存在或否(梨竹属即无胚乳)。▽模式属:梨竹属 Melocanna Trin.
产地分布:本族约有10属,分布在亚洲热带各地,亦分布远至非洲。我国除群蕊竹属、藤竹属Dinochloa 1) 2属的种类尚未发现或引种外,现知有7属(其中梨竹属和泰竹属 Thyrsostachys 是输入栽培的)。我国的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各省区的热带谷地或平原。▽1) F. A. McClure 1940年曾报道我过海南岛有 D. orenuda、D. puberula 和 D. utilis 三竹种。但他发表时均无花的描述,故它们是否确为此属之种,迄今尚不能肯定,本志暂不列入。
检索表
1
竿直立,或梢端可垂悬但不具攀援性,多呈乔木状;邻近的上下节间彼此并不作“之”字形曲折。
3
2
竿不完全直立,其梢端攀援,邻近的上下节间彼此相互作“之”字形曲折;竿芽1,稍后能长大如小笋,最后使竿节具多枝,若竿受损,则常以其主枝替代。
3
果实硕大如梨,果皮肥厚,顶端具喙状尖头;种子无胚乳,能胎生。乔木状竹类,其竿柄能在地中延伸横走甚远,成为粗壮而实心的假鞭,外形如省藤。
3
果实小或中等大,果皮干燥,形成壳状的囊果;种子有胚乳。
4
4
竿表面多具硅质(未老化时,以指甲摩擦能感到异常糙涩)或贴生卷曲的丝质毛茸。
6
竿柄能在地中延伸横走,形成假鞭,使地面竿成为较疏离的竹丛;竿壁极薄;箨片与其箨鞘等长或较长;末级花枝呈穗状;鳞被3-5片;果实扁球形。
6
竿柄不延伸,地面竿为单丛;箨片短于其箨鞘,后者的背部通常无毛,短于所着生的节间;鳞被3片或无;果实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常具喙。
7
7
箨鞘质厚,虽坚硬但较脆,具箨耳;小穗仅含1朵小花,以多枚聚集成团着生在叶枝的顶端。
7
箨鞘无箨耳;小穗含2或3朵小花和1朵不孕的顶生小花,着生在花枝各节的苞片(即枝捧)之腋间,第一小花的内秤先端具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