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杨杨柳科杨属
Populus × berolinensis Dippel (Salicaceae)
58.中东杨(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图版22:1-2
名称文献:Populus × berolinensis Dipp. in Mandb. Laubh. Berlin 2: 210. 1892; 刘慎谔等, 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113.图版10: 1-4. 图版12: 33. 1955.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枝斜上;树冠广圆锥形;树皮灰绿色,老皮有沟裂,色暗;小枝粗壮,有棱,黄灰色。芽长卵形,先端长渐尖,无毛,带绿色,有粘性;花芽特大,多着生于树冠上部。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7-10厘米,宽约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圆锯齿,具极狭半透明边缘,无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绿色或淡白色;叶柄圆形,有稀疏的短柔毛。花序长4-7厘米,无毛。果序长达18厘米;蒴果无毛,2瓣裂,果柄显著。
产地分布:我国东北有栽培,哈尔滨以北最多。在欧洲、亚洲都有栽培。
功能用途:适应性强,耐干旱寒冷,生长快,为东北北部及西部干寒地带造林的较好树种,但易染病虫害,受害木常在10年生左右易遭风折,因此渐被淘汰,只有黑龙江省黑河一带长势良好,可以大力发展。用插条和播种繁殖。
功能用途:材质软,供建筑、造纸等用。也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本种于1870年以前即栽培在德国柏林植物园,定名者认为是苦杨和钻天杨P. laulifolia Ledeb. × P. nigra L. var. italica (Moench.) Koehne的杂交种。
图版22:1-2
《中国植物志》第20(2)卷(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