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生翅组薯蓣科薯蓣属
Sect. Shannicorea Prain et Burkill (Dioscoreaceae)
组3. 顶生翅组
名称文献:Sect. Shannicorea Prain et Burkill in Journ. Asiat. Soc. Bengal n. s. 10: 7. 1914; R. Knuth in Engl. Pflanzenr. 87: (4-43): 317. 1924; Prain et Burkill in Ann. Bot. Gard. Calcutta 14: (1): 100. 1936.
形态特征:单叶互生,心形,纸质。雄花数朵组成小聚伞花序,再排列成穗状花序;花杯状、钟状或碟形;雄蕊6,着生在花被管喉部或花被裂片基部,花药背着,内向。雌花排列成穗状花序。蒴果反折下垂,长大于宽,少数丛生在短果序轴上,不下垂。细胞染色体基数x=10(2n=20、40、60 )。花粉粒扁球形,两端平截,双沟,外壁网状纹饰。
形态特征:块茎含粘液质、尿囊素、胆碱、精氨酸、淀粉酶、蛋白质、脂肪、淀粉。
产地分布:约有8种,分布于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和我国;我国约有7种、1变种,分布于西南。
检索表
1
叶片薄纸质;雄株的小聚伞花序无梗贴生在花序轴上,有微小的短毛;花被管碟形。
卷须状薯蓣
1
叶片纸质;雄株的小聚伞花序有梗着生在花序轴上,有密或稀疏曲柔毛,至几无毛;花被管杯形或钟状。
2
2
叶片长等于宽或较宽,宽心形、肾状心形、卵状心形或圆心形。
3
2
叶片长大于宽,长心形、三角状心形或三角状卵形。
5
3
叶背面无毛或有疏柔毛;蒴果光滑无毛。
毛胶薯蓣
3
叶背面密生柔毛;蒴果有柔毛。
4
4
叶片宽心形、肾状心形,顶端凸尖;蒴果边缘深波状。
云南薯蓣
4
叶片卵状心形、圆心形,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蒴果边缘全缘,不为深波状,偶有浅波状。
粘山药
5
植株略有疏柔毛。
光亮薯颈
5
植株有较密的柔毛,易脱落,但叶背与花序轴的毛较不易脱落。
6
6
叶背面有白色柔毛;花序轴不分枝。
柔毛薯蓣
6
叶背面有黄褐色柔毛;花序轴常有分枝。
毡毛薯蓣
《中国植物志》第16(1)卷(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