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leria L. (Acanthaceae)
11.假杜鹃属Barleria L.
名称文献:L., Sp. Pl. 636. 1753; Nees in DC. Prodr. 11: 223. 1847; C. B. Clarke in Hook. f. , Fl. Brit. Ind. 4: 482. 1884.
形态特征:草本或亚灌木,有时具刺。叶对生,生于长枝的叶大,常早落,腋生短枝的叶小。花大,通常腋生于短枝叶腋,单生或穗状花序;花无梗或具短梗;苞片小或无,小苞片有时成为2叉开的硬刺;萼裂片4,两两相对,外方2裂片较大,花冠管常筒状,喉扩大,直立或内弯,冠檐裂片5,双盖覆瓦状排列,近等大,整齐或稍2唇形,能育雄蕊4或2,不育雄蕊1或3,内藏或稍外露,花药2室,常先端相连而背面稍分开,花粉粒圆球形,极面观常呈三角形,具网状纹饰,网室多角形,柱口与网室直径等长,柱有时连成一体而使网室成为多角杯状,网室底具或不具小柱;子房2室,每室具胚珠2,花柱线状,柱头2裂或全缘。蒴果卵形或长圆形,有时先端具实心的喙,每室有种子1或2。种子卵形或近圆形,两侧压扁,通常被贴伏波状长毛,并外被一层膜,遇水湿胀起。
产地分布:本属约230-25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欧洲、美洲有少数种类。属中有许多旱生植物。我国有4种1变种,分布南部及西南部。
检索表
2
花黄色,果实先端具实心的喙,2小苞片变成叉开的硬刺。
2
花紫蓝色,果实先端无喙,小苞片不变成叉开的刺(禄劝假杜鹃除外)。
3
3
叶大,长3-10厘米,宽1.3-4厘米,花冠长,长3.5-5厘米,小苞片不成叉开的硬刺。
3
叶小,长2-3厘米,宽1-1.7厘米,花冠短,长2.4厘米,小苞片变成叉开的硬刺。
4
花萼绿色,花冠管短于喉部,约为喉部之半,小苞等于或长于大萼片。
4
花萼紫色,花冠管长于喉部,约为喉部的3倍,小苞片不及大萼片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