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花草属爵床科
Diflugossa Bremek. (Acanthaceae)
35.叉花草属*Diflugossa Bremek.
名称文献:Bremek. in Verh. Ned. Akad. Wetensch. Afd. Naturk. Sect. 2. 41 (1): 235. 1944.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不等大,具柄或无柄,钟乳体很大,通常与较小的纵条形的混生。花序穗状或狭总状,通常组成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小,甚短于花萼,1脉,通常早落。花生于苞腋,通常单生,稀3出。花萼近5等裂,通常镊合状,先端具胼胝体,有时中央1枚稍长;花冠白色或紫堇色,几不弯曲和不反折,冠管圆柱形,喉部扩大成钟形较长,支撑花柱的毛排成两列,花冠裂片近相等,圆形或倒心形。雄蕊通常4,2强,内藏,长花丝不等,直立,短花丝相等,内弯;花药近圆形或椭圆形,先端稍钝,基部几不微缺,药室开展,水平向;稀内方的雄蕊不发育。退化雄蕊细小或无。花粉粒椭圆形,具肋带纹饰,肋带有节隔。子房无毛或具头状簇毛,胚珠2。花柱无毛或具头状毛,有时与非头状毛和硬毛的混生。蒴果纺锤形,具4种子,珠柄钩尖。种子棕色,整个被有多回纹的长毛,遇水湿有弹性。
产地分布:约16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印度东北部,直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拉威西)。我国有2-3种。
检索表
1
茎初密被粘长柔毛,后光滑无毛。花萼密被腺状长柔毛,裂片线形。
瑞丽叉花草
1
茎和枝光滑无毛。
2
2
花萼极光滑无毛,裂片覆瓦状排列,顶端微凹;节间有沟。
叉花草
2
花萼5裂,裂片顶端尖或钝,常无毛,稀疏生柔毛或细线条;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
3
3
枝“之”字形曲折,具关节,近关节处4棱形;花萼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
疏花叉花草
3
多分枝多叶;花萼具细线条,线状矩圆形,钝,几裂至基部。
松林叉花草
《中国植物志》第70卷(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