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ododendron insigne Hemsl. et Wils. var. insigne (Ericaceae)
112a. 不凡杜鹃(原变种)图版49:4-7
名称文献:Rhododendron insigne Hemsl. et Wils. var. insigne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5-6米;枝条粗壮,花序下的枝直径约8毫米,幼时被薄毛,以后脱落至无毛。叶散生,厚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13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被银白色的薄毛被,干后呈棕黄色或古铜色,有光泽,中脉在上面下陷呈细沟纹,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18-21对,排列整齐,在上面微下陷,在下面微凸起;叶柄粗壮,长1.2-2.5厘米。总状伞形花序,有花8-11朵,总轴长1-1.5厘米,无毛;花梗粗壮,长3-5厘米,被疏毛,上部毛更密;花萼不发达,环状,有5齿裂;花冠宽钟状,长3-3.5厘米,粉红色或红色,内部有深红色斑点及条纹,5裂,裂片近于圆形,顶端常有凹缺;雄蕊13-15,不等长,长仅1.5-2厘米,花丝基部有白色长柔毛,花药长圆形,长约2毫米;子房圆柱状,长约7毫米,被白色绵毛,花柱长约2厘米,无毛,柱头膨大成头状。蒴果圆柱状,长2.5厘米,直径1厘米,微弯曲,8-10室,被淡黄色绒毛。花期5月,果期10月。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北部。生于海拔1 500-2000米的山沟、溪边的灌木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荣经(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