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草组禾本科鹅观草属
Sect. Cynopoa Nevski (Gramineae)
组1.犬草组——Sect. 1. Cynopoa Nevski
名称文献:Sect. 1. Cynopoa Nevski in Act. Inst. Bot. Acad. Sci. URSS ser. 1. fasc. 2, 47. 1936; 禾本科图说351. 1959;耿以礼及陈守良, 南京大学学报(生物学)1: 14. 1963.
形态特征:外稃具长于稃体的直芒,或芒微反曲,亦可无芒。
检索表
1
外稃具远较稃体为长之芒,尤以下部小花更为明显。
2
1
外稃无芒或具远稃体为短之芒。
27
2
颖显著短于第一外稃。
3
2
颖与第一外稃近等长,或至少第一颖长为第一外稃的2/3-3/4。
9
3
外稃与颖显著具有宽膜质边缘;内稃脊上显著具翼,翼缘密生细纤毛。
犬草系
3
外稃与颖不具膜质边缘或具狭膜质边缘;内稃脊上无翼,疏生粗纤毛。
6
4
外稃边缘具长纤毛。
杂交鹅观草
4
外稃近边缘处无纤毛。
5
5
叶片宽3-13毫米;穗状花序长7-20厘米。
鹅观草(原变种)
5
叶片宽2毫米;穗状花序长2-6厘米。
细瘦鹅观草
6
颖宽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或稍锐,具5-7粗壮的脉,其脉强烈隆起而彼此密接;外稃背部平滑无毛(系2.前原草系Scr. Mayebaranae)。
东瀛鹅观草
6
颖狭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至呈芒状,具3-5彼此较离开的脉(或第二颖可具较密接的6-7脉);外稃背部粗糙或散生硬毛或于基部两侧密生毛。
长芒草系
7
小穗具长约1毫米且被微毛的短柄,含2-3小花;内稃脊上近于平滑,仅于近顶端处具微小刺毛。
微毛鹅观草
7
小穗无柄,含3-6小花;内稃脊上具短硬纤毛或至少上半部粗糙。
8
8
内稃明显的长于外稃,先端常微裂,脊上具短硬纤毛几乎达到基部。
钙生鹅观草
8
内稃短于外稃,脊仅中部以上粗糙。
长芒鹅观草
9
外稃边缘或于接近边缘外显著具有较长的纤毛。
缘毛草系
9
外稃边缘粗糙或具与稃休相同的短毛,从不具较长的纤毛。
13
10
秆的露出部分以及下部叶鞘均密生柔毛,上部叶鞘的毛较少。
毛秆鹅观草
10
秆与叶鞘均平滑无毛或仅于节上贴生微毛,或在基部叶鞘被有微毛。
11
11
外稃上半部显著疏生柔毛或全部被短毛。
多秆鹅观草
11
外稃背部粗糙或仅于近顶端处疏生短小硬毛。
12
12
植株的节平滑无毛;颖长7-10毫米。
缘毛鹅观草(原变种)
12
植株的节密被白色倒毛;颖长10-12毫米。
毛节缘毛草
13
花序较疏松,或花序下部有间断而上部密集,小穗两侧排列于穗袖上。
14
13
花序较紧密而小穗多少偏生于穗轴1侧;外稃背部较粗糙或具短毛。
19
14
外稃背部粗糙至被毛;颖具长2-4毫米的芒(系12.异芒系Ser. Inaequisetae)。
异芒鹅观草
14
外稃背部较平滑。
毛盘草系
15
秆具3-4节;小穗通常含(3)4-5小花,长10-17毫米。
16
15
秆具4-5节;小穗通常含5-8小花,长15-25毫米。
17
16
秆的节上被短毛,其余部分平滑无毛;基部叶鞘密被短刺毛;穗状花序绿色,下部有间断,上部小穗密集;颖先端锐尖或可具长达6毫米的短芒。
西藏鹅观草
16
秆及节上均无毛;基部叶鞘常具倒毛;穗状花序多少带紫色,小穗均匀疏松排列;颖先端渐尖或具小尖头。
五龙山鹅观草
17
植株的节密生柔毛以及紧接节下的部分亦多少具柔毛;下部叶鞘亦多少有毛。
毛节毛盘草
17
植株的节与叶鞘均无毛。
18
18
叶片无毛。
毛盘鹅观草 (原变种)
18
叶片上面显著被有柔毛。
毛叶毛盘草
19
外稃全部被短毛或柔毛。
20
19
外稃上部多少粗糙或几乎平滑,下部两侧具有微毛。
华草系
20
内稃脊上平滑无毛或几乎光滑;颖顶端具2-7毫米长的芒(系15.偏穗草系Ser. Subsecundae)。
偏穗鹅观草
20
内稃脊上被毛;颖先端仅具短尖头,长0.5-2毫米。
21
21
秆基部叶鞘内无分枝;内稃稍长于外稃,在花序基部者尤为明显。
天山鹅观草
21
秆常于基部叶鞘内分枝;内稃与外稃等长(系14.齿草系Ser. Dentatac)。
宽叶鹅观草
22
秆具3-6节;外稃背部无毛或脉上微粗糙,或接近边缘具微毛。
23
22
秆具2-3节;外稃背部贴生稀疏微毛或呈点状粗糙。
24
23
秆基部曲膝,稍倾斜,植株较高(70-90厘米)而具少数节(3-4节);小穗轴节间长2-2.5毫米,被微小短毛。
涞源鹅观草
23
秆直立,植株较矮(30-60厘米)而具较多的节(4-6节);小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具细柔毛。
多叶鹅观草
24
颖长9-12毫米,外稃长7-8毫米,颖均长于外稃。
粗糙鹅观草
24
颖长7-10毫米,外稃长9-10毫米,至少第一颖短于外稃。
25
25
植株具明显的短根茎;叶片宽1-2毫米;外稃基盘具极短(长0.1-0.3毫米)的毛。
狭叶鹅观草
25
植株无短根茎;叶宽3-7毫米;外稃基盘具长约0.4毫米的毛。
26
26
穗状花序长8-10厘米;颖先端锐尖;叶片宽3-4毫米。
中华鹅观草(原变种)
26
穗状花序长10-15厘米;颖具长1-3毫米的芒;叶片宽达7毫米。
中间鹅观草
27
穗状花序直立;外稃无芒或具长不及1毫米的尖头。
28
27
穗状花序多少下垂或直立;外稃具(1)2-6毫米长的短芒。
29
28
小穗含3-6小花,长1-1.6厘米;第一外稃长8-11毫米,基盘无毛(系7.贫花草系 Ser. Pauciflorae)。
贫花鹅观草
28
小穗含12小花,长2-3厘米;第一稃长约15毫米,基盘具白色柔毛(系6.大鹅观草系Ser. Grandes)。
大鹅观草
29
秆具2节,高20-25厘米;颖具紫色狭膜质边缘(系5.北鹅观草系Ser. Boreales)。
矮鹅观草
29
秆具3-6节,高60-160厘米;颖具白色膜质边缘或不具膜质边缘。
30
30
穗状花序疏松,穗轴基部节间长达20毫米,小穗含6-9小花(系9.疏花草系Ser. Laxiflorac)。
疏花鹅观草
30
穗状花序较紧密或稍疏松,穗轴基部节间长约5-15毫米;小穗含3-6小花。
31
31
外稃密被毛或贴生短小糙毛,或上部及边缘微糙涩。
狭颖草系
31
外稃无毛。
36
32
颖平滑;外稃仅上部及边缘微粗糙。
绿穗鹅观草
32
颖被毛或糙涩;外稃贴生微小糙毛或密被微毛。
33
33
植株高100-160厘米;颖背部密生微硬毛,腹面之下半部被疏柔毛;外稃背部密被微柔毛。
内蒙古鹅观草
33
植株最高在100厘米以下;颖贴生小糙毛或糙涩,腹面不具毛;外稃贴生微毛或短小糙毛。
34
34
小穗两侧排列,含3小花,长12-14毫米(包括艺尖);外稃上部5脉不明显。
林地鹅观草
34
小穗排列通常偏于穗轴的1侧,含(2)3-9小花,长(10)15-30毫米(包括芒尖);外稃上部5脉明显。
35
35
小穗长10-20毫米,含2-5(6)小花;颖披针形,宽1.5-2毫米。
狭颖鹅观草
35
小穗长20-30毫米,含(5)7-9小花;颖宽披针形,宽2.5-4毫米(齿草系)
乌岗姆鹅观草
36
穗状花序多少弯曲,基部包藏于顶端叶鞘内;颖先端渐尖或延伸为长1-2毫米且粗糙的短尖头(系4.须草系Ser. Fibrosae)。
光花鹅观草
36
穗状花序劲直,基部远离顶端鞘口;颖先端锐尖或具长2-5毫米的短芒,或有时先端膜质而钝圆。
37
37
颖内侧无毛,较短于第一外稃;小穗轴光滑无毛。
37
颖内侧较密的贴生柔毛,且与第一外稃等长或近于等长;小穗轴密被毛。
《中国植物志》第9(3)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