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草属禾本科
Bothriochloa Kuntze (Gramineae)
25. 孔颖草属 Bothriochloa Kuntze
名称文献:Kuntze, Rev. Gen. Pl. 2: 762. 1891; Clayton et Renvoize, Gen.Grain. 344-345. 1986. ——Andropogon Subgen. Amphilophis (Trin.) Hook. f. Fl. Brit. Ind. 7: 171. 1896, p. p.——Amphilvphis Nash in Britton, Man. Fl. North. Unit. Stat. 71. 190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实心,分枝或不分枝。叶鞘背部具脊或圆形,鞘口和节上通常具疣基毛;叶舌短,先端钝圆或截形,具纤毛或无毛;叶片线形或披针形,通常秆生,稀基生。总状花序呈圆锥状、伞房状或指状排列于秆顶,总状花序轴节间与小穗柄边缘质厚,中间具纵沟,尤以节间的上部最为明显;小穗孪生,一有柄,一无柄,均为披针形,背部压扁;无柄小穗水平脱落,基盘钝,通常具髯毛,两性;第一颖草质至硬纸质,先端渐尖或其小齿,边缘内折,两侧具脊,7-11脉,第二颖舟形,具3脉,先端尖;第一外稃透明膜质,无脉,内稃退化;第二外稃退化成膜质线形,先端延伸成一膝曲的芒;鳞被2枚;雄蕊3枚,子房光滑;花柱2,柱头帚状。有柄小穗形似无柄小穗,但无芒,为雄性或中性;第一外稃和内稃通常缺。
产地分布:本属约35种,分布于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和1变种,分布几遍全国,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为多。
检索表
1
无柄小穗第一颖背部有下陷的小圆孔。
2
1
无柄小穗第一颖背部无下陷小圆孔。
3
2
植株较高大,高60-100厘米,无柄小穗披针形,长约4毫米。
孔颖草
2
植株矮小,高约15厘米,无柄小穗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
小孔颖草
3
花序主轴短,总状花序呈指状排列或为伞房状。
白羊草
3
花序主轴长,总状花序呈圆锥状排列于主轴上。
4
4
圆锥花序分枝轮生,每分枝常再分出小枝.无柄小穗长3-3.5毫米。
光孔颖草
4
圆锥花序分枝单纯,分枝不再分出小枝,若分出1-2小枝,则无柄小穗长4-5毫米。
5
5
无柄小穗长4-5毫米,颖片质地较厚,近革质,背部顶端以下无毛而略有光泽。
6
5
无柄小穗长3.5-4毫米,颖片质地较薄,纸质,背部通常被毛,顶端以下无光泽。
臭根子草
6
植株较粗壮,秆的节上不分枝,叶片纸质。
云南孔颖草
6
植株较纤细,秆的节上可重复分枝,叶片质薄。
细瘦孔颖草
7
无柄小穗第一颖背部无下陷的小圆孔,或偶有不明显的小圆孔。
臭根子草(原变种)
7
无柄小穗第一颖背部具1-2个下陷的小圆孔。
孔颖臭根子草
《中国植物志》第10(2)卷(1997)